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貫休的《賀雨上王使君二首》
全文:
一片丹心合萬靈,應時甘雨帶龍腥。
驅塵煞燒連窮□,□電衝霓滿窅冥。
處處已知倉廩溢,家家皆歇管弦聽。
應須蚤勒南山石,黃霸清風滿內庭。
由來天贊德唯馨,朋禱心期事盡行。
玄妙久聞談佛母,感通今日見神明。
破除秋熱飄蕭盡,還似春時散漫傾。
他日為霖亦如此,諸生無不沐經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玄妙
深奧微妙
玄妙的學說
佛母
(1).佛教名詞。大乘佛教稱“般若”(意為“智慧”)為諸佛之母。《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佛母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是諸佛母。” 前蜀 貫休 《賀雨上王使君》詩之二:“玄妙久聞談佛母,感通今日見神明。”原註:“公久與 東村 大願和尚 談般若。般若者,佛母也。”
(2). 釋迦牟尼 之母,即 摩耶 夫人。或稱佛之姨母 大愛道 。因 摩耶 夫人早逝, 釋 尊自幼為姨母所鞠育。參閱《大愛道般泥洹經》。
(3).佛從法生,故以法為佛母。《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
感通
謂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從而導致相應的反應。語本《易·繫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王援古喻義備悉矣,何言精誠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語類》卷七二:“ 趙致道 問感通之理。曰:‘感,是事來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處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謝小娥 立志報仇,夢寐感通,歷年乃得。”《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排外宜有別擇》:“如謂委屈將順,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養而愈驕,其蹴踏凌侮,乃無所不至。”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神明
(1) 神靈;神祗
那個被他奉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譴責過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頓颯爽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3) 英明;聖明
皆頌其神明
貫休名句,賀雨上王使君二首名句
名句推薦
相憐不必相知雅,未嫁還如未第看
錢鍾書《見金台殘淚記中小郄語感作》浮生此亦堪人老,世路驅人底有涯
劉叔驥《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