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豐的《書嚴子陵釣台》
全文: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禮有餘。
有才畢願進朝路,非老誰忍回田廬。
秦坑學士置勿道,漢嫚大臣視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兩生後二疏。
世祖聰明失之察,待臣少禮多以法。
尚書曾不免牽曳,御史或猶遭扑撻。
尚書御史未足論,位至三公危一發。
侯霸朱浮僅免歸,韓歆戴涉終見殺。
先生識帝貧賤時,富貴共之理所宜。
雲胡召至留不住,無乃平日窺其微。
龍顏之疏顧豈忍,鳥喙所伏那可知。
當初高蹈疑矯世,落後逆觀信知機。
退身不勇公孫賀,明泣危機終自墮。
先生明甚勇如之,天地萬物莫吾挫。
將星群立客星孤,群恐難調孤易禍。
帝坐邊頭睡熟間,夢魂已在桐江臥。
將星炯炯亘今明,不似客星明更大。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尚書
(1) 中國古代官名。執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於戰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後各朝均有設定,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後漢書·張衡傳》
(2)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兵部尚書
御史
(1)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糾察的官吏
御史前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 又
顧召趙御史。
御史詣學宮。—— 清· 張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齊康。
未足
(1).不足,不能。《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為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今所撰諸書,盛行海內,大而穹宇,細入肖翹,耳目八埏,靡不該綜。即 惠施 、 黃繚 之辯,未足侈也。”
(2).猶言算不得。《太平廣記》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支遁》:“ 遁 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鷄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一說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西漢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見《通典·職官一》。
(3).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已非實職。
(4).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見《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5).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 張守節 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並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務。”《晉書·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一發
一根頭髮
曾豐名句,書嚴子陵釣台名句
名句推薦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佚名《增廣賢文·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