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薛師石的《紀夢曲》
全文:
夜夢佳人姱且長,星冠霞帔雲衣裳。
雙眉淺淡畫春色,兩耳炫濯垂珠璫。
細步逡巡倏相近,世道人情不敢問。
斂容正笑發一言,不識巫山雲雨恨。
自從十五學仙經,今年二十身骨清。
天上有籍升其名,長聲短聲歌紫瓊。
紫瓊之章詞宛轉,永與人間風調遠。
餘聲示竟鐘鼓鳴,霧散煙收人不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餘聲
(1).遺留下的聲響。《文選·陸機<於承明作與士龍>詩》:“佇眄要遐景,傾耳玩餘聲。” 劉良 註:“玩想其餘語之聲。”《文選·沉約<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詩》:“高車塵未滅,珠履故餘聲。” 呂延濟 註:“餘聲者,思昔時之履步,若在耳故也。”
(2).未盡之聲。 宋 王安石 《九井》詩:“餘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坑。”
(3).其他聲響。 唐 柳宗元 《夏晝偶作》詩:“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鐘鼓
亦作“ 鍾皷 ”。1.鍾和鼓。古代禮樂器。《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國語·晉語五》:“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補周禮九夏系文》:“凡樂事,鍾皷以奏《九夏》。”
(2).借指音樂。 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曷若我鹹臻仁壽,共樂鐘鼓。”
(3).指權貴人家的音樂。代指富貴。《陳書·徐陵傳》:“但山樑飲啄,非有意於籠樊;江海飛浮,本無情於鐘鼓。”
(1).鍾和鼓。古代禮樂器。 漢 賈誼 《新書·數寧》:“使為治,勞知慮,苦身體,乏馳騁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唐 韓愈 《奉和僕射裴相公感恩言志》:“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午門鐘鼓,凡上祀郊廟受朝賀,則鳴鐘鼓以為則。”
(2).鍾和鼓。亦借指音樂。《呂氏春秋·順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 唐 李涉 《六嘆》詩:“但將鐘鼓悅私愛,肯以犬羊為國羞。”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若敬從上人之命,即止水後,誅求聚斂,廣蓄姬侍,坐於鐘鼓之間,使家敗而身疾,又如之何?”
(3).鍾和鼓。古代擊以報時之器。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詩:“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
(4).鍾和鼓。佛教法器。 清 鄭燮 《別梅鑒上人》詩:“雲山有約憐狂客,鐘鼓無情老比邱。”
霧散
(1).喻消失淨盡。 晉 陸雲 《盛德頌》:“ 三秦 席捲, 項籍 灰分,逋虜霧散,遺寇雲徹。”《宋書·鄧琬傳》:“昔 吳 楚 連衡, 燕 淮 勁悍,塵擾區內,聲沸 秦中 ,霧散埃滅,豈非先鑒。” 宋 吳文英 《瑞鶴仙·贈絲鞋莊生》詞:“任真珠裝綴, 春申 客屨,今日風流霧散。”
(2).喻盛多、廣泛。《文選·曹植<七啟>》:“獠徒雲布,武騎霧散。” 劉良 註:“霧散,言多也。” 南朝 齊 王儉 《太宰褚彥回碑文》:“義既川流,文亦霧散。”
收人
囚徒。 睡虎地 秦 墓竹簡《屬邦》:“道官相輸隸臣妾、收入,必署其已稟年日月,受衣未受,有妻毋有。”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薛師石名句,紀夢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