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宣和溪山秋色小景》
全文:
雨郭煙村白水環,迷離紅葉間蒼山。
恍聞谷口清猿唳,艮岳秋光想像間。
參考注釋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陝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於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於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漢書·郊祀志上》:「其後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又註:「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
(3).古地名。在今 陝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於此置 雲陽縣 。《戰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 鮑彪 註:「在 雲陽 。」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朴 (字 子真 )曾隱居於此。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雲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後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願卜隣。」 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
清猿
猿。因其啼聲淒清,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清猿與壺人爭旦,緹幙與素瀨交輝。」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謝公 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宋 范成大 《八場平聞猿》詩:「清猿泠泠鳴玉簫,三聲兩聲高樹梢。」
艮岳
山名。在今 河南 開封 城內東北隅。 宋徽宗 政和 七年於 汴梁 東北作 萬歲山 , 宣和 四年 徽宗 自為《艮岳記》,以為山在國都之艮位,故名 艮岳 。 宣和 六年,改名 壽峰 。詳見《宋史·地理志一》及 宋 張淏 《艮岳記》。 宋 劉子翬 《汴京紀事》詩之十:「鳳輦北游今未返,蓬蓬 艮岳 內中高。」《水滸傳》第一○一回:「那 艮岳 在京城東北隅,即 道君皇帝 所築。」 清 趙翼 《西湖詠古》:「 三竺 峰巒非 艮岳 ,兩隄燈火似 樊樓 。」
秋光
(1).秋日的陽光。 唐 李商隱 《商於》詩:「 商於 朝雨霽,歸路有秋光。」 清 劉大櫆 《吳氏節母墓志銘》:「懸皎日之秋光,傾 岷江 以滌也。」
(2).秋日的風光景色。 唐 陳子昂 《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詩:「秋光稍欲暮,歲物已將闌。」 唐 司空圖 《重陽山居》詩:「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 宋 王安石 《鍾山西庵白蓮亭》詩:「野艷輕明非傅粉,秋光清淺不憑材。」 明 楊慎 《賦得千山紅樹圖送楊茂之》:「畫作千山紅樹圖,行色秋光兩瀟灑。」
想像
構想
把原子專家們想像成長鬍子的老頭
乾隆名句,題宣和溪山秋色小景名句
名句推薦
九重天子人中貴,五等諸侯閫外尊
丁元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