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印肅的《偈頌三十首》
全文: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陽。
杲日麗天無不照,冰霜仁消洋。
佛說三乘十二部,會來只是一醫方。
長年有病不尋藥,五千餘卷枉施張。
魔王眷屬成群隊,朝夕巴歌作道場。
唯有普庵真實要,同音異口贊吾皇。
稽首摩耶大肚皮,無憂樹下手攀枝。
母子至今無覓處,落花啼鳥示全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佛說
謂佛所宣揚的教義。 南朝 梁武帝 《斷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明,信是佛説。”《新五代史·周世宗紀贊》:“吾聞佛説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其所惜哉?”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之一:“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説原來怨是親。”
三乘
三乘車。每乘四馬。 殷 商 時為下大夫的儀制。《禮記·少儀》:“貳車者,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鄭玄 註:“此蓋 殷 制也。”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雲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只是
(1) 僅僅是
我來找你,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兒,只是拉拉家常罷了
(2) 但是
他的作業全做對了,只是字寫得不夠端正
醫方
(1).醫生和方士。《史記·貨殖列傳》:“醫方諸食技術之人,焦神極能,為重糈也。”
(2).醫術,醫道。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醫方之事,取妙極難。”《通志·總序》:“醫方則有脈經,有灸經,有本草,有方書,有炮炙,有病源,有婦人,有小兒。”
(3).醫書;醫療處方。《北史·藝術傳下·許智藏》:“祖 道幼 ,常以母疾,遂覽醫方,因而究極,時號名醫。”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太宗 閲醫方,見《明堂圖》,人五臟之系鹹附於背……乃詔不得笞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六回:“人家請了 上海縣 官醫來,評論他的醫方,指出他藥不對症的憑據,便要去告他。”
釋印肅名句,偈頌三十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