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昆弟成胡越,蔓草猶能庇本根

劉宰湯參議惠蓮走筆以謝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宰的《湯參議惠蓮走筆以謝》

全文:
蓮實同房若弟昆,人情乖異不堪綸。
只今昆弟成胡越,蔓草猶能庇本根

劉宰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宰只今昆弟成胡越,蔓草猶能庇本根書法作品欣賞
只今昆弟成胡越,蔓草猶能庇本根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只今

如今;現在。 唐 李白 《蘇台覽古》詩:“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吳王 宮裡人。” 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清 李國宋 《朝天宮感懷》詩:“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 郭沫若 《雄師百萬挽狂瀾》詩:“只今雙喜大臨門,‘七一’佳期水庫成。”

昆弟

兄和弟,比喻親密友好

昆弟,四體也,故昆弟之義無分。——《禮儀·喪服》

貴昆弟友愛之情

胡越

(1). 胡 與 越 。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漢 鄒陽 《上書吳王》:“臣聞 秦 倚 曲臺 之宮,懸衡天下,畫地而人不犯,兵加 胡 越 。” 宋 司馬光 《言施行封事上殿札子》:“ 漢武帝 詳延特起之士,待以不次之位,終獲其用,威加 胡 越 。” 清 姚鼐 《詠古》之二:“ 秦皇 服 胡 越 ,六合歸懸衡。”後亦泛指異族。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剿撫異同》:“而聽該酋置館,雜居齊齒,胡越橫行輦轂,羌夷布滿街衢,自古及今,實所未聞。”

(2). 胡 地在北, 越 在南,比喻疏遠隔絕。《淮南子·俶真訓》:“六合之內,一舉而千萬里。是故自其異者視之,肝膽胡越,自其同者視之,萬物一圈也。” 高誘 註:“肝膽喻近,胡越喻遠。”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況以膠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進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 宋 歐陽修 《與王懿敏公書》之一:“人生聚散,憂患百端,相見何時?況開年決求南去,遂益為胡越也。” 明 孫梅錫 《琴心記·相如倦遊》:“當時已慚裾曳,何況飄蓬,轉眼又成胡越。”

(3).比喻敵人或對立關係。 宋 蘇軾 《韓愈論》:“儒墨之相戾,不啻若 胡 越 ,而其疑似之間,相去不能以髮,宜乎 愈 之以為一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冢宰避內閣》:“ 孫富平 與 新建 各結強援,相攻若 胡 越 ,而閣部成兩訟場矣。”

蔓草

爬蔓的草

荒煙蔓草間。——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本根

(1).草木的根乾。《左傳·隱公六年》:“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綱 《論用兵》:“以多勝敵者,必將以殄滅為期,而不再舉,其機在多。譬猶拔大木之本根,非眾其力則不可。” 清 邵曾訓 《蠶婦吟》:“種桑亦愛枝葉多,空抱本根奈爾何。”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莊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養萬物,而玄功潛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馬光 《贈邵興宗》詩:“君子固無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東陽 《祁陽縣學重修記》:“其弊也,則修節目而棄本根。”

(3).根基,基礎。《晉書·劉頌傳》:“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遺緒,得中賢之佐,而樹國本根不深,無乾輔之固,則所謂任臣者化而為重臣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久食其賜,信乃彌堅,漸而奉為圭臬,視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指基地。 宋 陸游 《山南行》:“會看金鼓從天下,卻用 關中 作本根。”《宣和遺事》後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統之本根。”

(5).本原,初始。《北齊書·杜弼傳》:“竊惟《道》《德》二經,闡明幽極,旨冥動寂……實眾流之江海,乃羣藝之本根。”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原其本根,皆是國家百姓,進退皆死,誠可閔傷。” 宋 陳亮 《普明寺長生谷記》:“及至後世,於民之中又有為釋老之徒者,壞形惡服,不耕不蠶,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識其所謂心性之本根者。”

(6).指最初的。 漢 王充 《論衡·正說》:“説《論語》者,但知以剝解之問,以纖維之難,不知存問本根篇數章目。”

(7).根由,根源。《漢書·張耳陳餘傳》:“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狀。” 宋 范仲淹 《潤州謝上表》:“議治亂之本根,求治亂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論》:“法律本浮棲之物,無可索其本根,類如是矣。”

(8).喻指帝室。《漢書·諸侯王表序》:“內亡骨肉本根之輔,外亡尺土藩翼之衛。”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將謂主上薄於本根,非親親盛節。”

(9).喻指家鄉,故土。 明 劉基 《題解於伯機杜工部詩後》詩:“我今亦飄泊,不得歸本根。”

劉宰名句,湯參議惠蓮走筆以謝名句

詩詞推薦

只今昆弟成胡越,蔓草猶能庇本根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