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鎡的《寄題莊器之招隱樓》
全文:
得時則為人,此固丈夫志。
生前必功名,說實起後世。
君看禹稷徒,烏有覬望意。
偶然事逢手,勢若破竹易。
所以極萬代,偉績不可概。
紛紛務勉強,指日敬聲利。
等觀今昔為,迷悟由性異。
莊侯海內士,豈特靜者類。
深嘆末俗競,懶赴殊科試。
力田抄飯白,結屋傍山翠。
受用已有餘,推此更廣施。
名樓曰招隱,來者定費棄。
我恨聞命晚,已買城北地。
湖濱林麓幽,市遠車馬避。
想像輞川寬,庶幾盤谷邃。
雖非千步門,肯換一品位。
桃蒸春浪活,桂馥秋風至。
其時思故友,命駕驚晝睡。
堂堂無他言,握手笑相視。
吾儕東西隔,橘枳本同味。
中年各菟裘,要非太早計。
何須並牆居,而後願始遂。
參考注釋
末俗
(1).謂末世的習俗,低下的習俗。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末俗偷薄,雕偽彌深。”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末俗偷巧,內荏外剛。” 宋 王安石 《楊劉》詩:“末俗忌諱繁,此理寧復在?” 李大釗 《青春》:“末俗澆漓,未始非為此説者階之厲也。”
(2).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金 王若虛 《高思誠詠白堂記》:“ 樂天 之詩,坦白平易,直以寫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厭乎人意,而不為奇詭以駭末俗之耳目。”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三》:“今末俗淺識,殊無知者。” 清 納蘭性德 《雜詩》之三:“吚吚奏《皇華》,末俗自不識。”
(3).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與“僧侶”相對。 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於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征詩紀之》:“猶憐末俗愚難寤,故作幽龕小座供。”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四:“火葬倡於釋氏,末俗因之。”
科試
科舉考試。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家貧多故,二十七方從鄉賦,既第之後,雖專於科試,亦不廢詩。”《宋史·選舉志二》:“是歲( 紹興 九年),以科試,明堂同在嗣歲,省司財計艱於辦給。”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天子詔取賢良,秀才每都求科試。”《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內中有個極富的人家姓 周 ……只有一子,生得文雅清秀,年紀十四歲,他父母延師讀書,新近科試,中了秀才。”
張鎡名句,寄題莊器之招隱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