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閻禹錫的《題定明大像》
全文:
造化秘奇勝,洪流繞崇崗。
層樓百仞高,下□雲水鄉。
空嵌古秀峰,雷霓揮銛鋩。
神□□□丁,金仙儼垂裳。
懸知天壤間,異事不可□。
□嘉與甯川,二像遙相望。
怒濤喬嶽中,湧出大*法王。
奇怪豈人力,窺測固渺茫。
□□□□□,藤蘿罥幽香。
夜深龍這禮,寶炬勝霞光。
我生西南陬,薄宦遊東方。
睹此兩奇絕,儻怳如痴狂。
由來豪放詞,不付白面郎,矧此無盡藏。
綺語未足償,小詩勒岩阿,相與石像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綺語
(1).佛教語。涉及閨門、愛*欲等華艷辭藻及一切雜穢語。十善戒中列為四口業之一。 南朝 梁武帝 《答<菩提樹頌>手敕》:“但所言國美,皆非事實,不無綺語過也。”《法苑珠林》卷八八引《成實論》:“雖是實語,以非時故,即名綺語。或是時以隨順衰惱無利益故,或雖利益,以言無本,義理不次,惱心説故,皆名綺語。”
(2).指纖婉言情之辭。 清 李漁 《憐香伴·香詠》:“貧尼少時也學拈毫,自摩頂以來,十年不作綺語了。”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近人為詞,習綺語者,託言 溫 韋 。”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或是竟順流忘反,成綺語淫話的爛小說生涯。”
(3).華美的語句。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綺語洗晴雪,嬌辭哢雛鸎。” 宋 蘇軾 《登州海市》詩:“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綺語:意義藴藉或新奇,讀之有餘味者。詩歌等文用之,國小教科書選用宜極少。”
未足
(1).不足,不能。《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為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今所撰諸書,盛行海內,大而穹宇,細入肖翹,耳目八埏,靡不該綜。即 惠施 、 黃繚 之辯,未足侈也。”
(2).猶言算不得。《太平廣記》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支遁》:“ 遁 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鷄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
小詩
短詩。 唐 杜甫 《存歿口號》詩之一:“ 席謙 不見近彈棋, 畢曜 仍傳舊小詩。”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下》:“ 陳思 《煮豆》,雖七步而成,第小詩耳,不足盡所長也。” 魯迅 《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岩阿
山的曲折處。 漢 王粲 《七哀詩》:“山崗有餘映,巖阿增重陰。”《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之二》:“川氣冒山嶺,驚湍激巖阿。” 呂良 註:“巖阿,山曲也。” 宋 歐陽修 《伊川獨游》詩:“巖阿誰可訪,興盡復空還。” 清 許承欽 《石竺山》詩:“坐想洪荒初,神 禹 未開鑿,汎濫沒巖阿,雲巢棲海若。”
相與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
舍人相與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因相與言。——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石像
石雕的人像。《南史·阮孝緒傳》:“末年蔬食斷酒,其恆供養石像先有損壞,心欲補之,罄心敬禮,經一晝夜忽然完復。”《法苑珠林》卷二十:“ 宋 世所獲二石像,立高七尺,銘其背上,一名 維衛佛 ,二名 迦葉佛 ,莫識年代而字分明,在 吳郡 通玄寺 。” 唐 黃滔 《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石像雷霆啟,江沙鼎鼐期。” 巴金 《新生·四月二十日》:“他底聲音是很堅定的;他底短小的身軀站在沙發麵前,也是很堅定的,仿佛是一座石像。”
閻禹錫名句,題定明大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