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正覺的《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全文:
鼻似截筒長,目如點漆光。
據床握拄杖,河漢夜來霜。
雲山蒼蒼,水天茫茫。
爍迦羅,眼三角,舜若多,身十方。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雲山
(1).雲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雲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雲起 太華山 ,雲山共明滅。” 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雲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
(2).高聳入雲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雲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雲山遠,東風道路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雲山似阻幾千層。’”
(3).遠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雲山而揖 許由 。” 胡之驥 註:“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雲山莫厭看經坐,便是浮生得道時。” 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雲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水天
水與天。多指水天交接處。 唐 白居易 《宿湖中》詩:“水天向晚碧沉沉,樹影霞光重疊深。” 元 張翥 《憶吳興》詩:“半山塔寺藏雲樹,繞郭樓臺住水天。” 明 王思任 《游洞庭山記》:“晚乃泊於 韓村 之湖口,大月點空,滿天作青火色。放眼五百里一斂,而水天之白未盡。” 丁玲 《記游桃花坪》:“我站在船頭上,靠著篷邊,我極目望著水天交界的遠處。” 劉白羽 《長江三日·十一月十七日》:“水天極目之處,灰濛濛的遠山展開一卷清淡的水墨畫。”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釋正覺名句,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