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司馬光的《追和張學士從沂公游廣固城》
全文:
蒼鵝集宋幕,游鹿上燕台。
霸氣山河盡,王師江漢來。
重圍經歲合,嚴鎖夜深開。
廢殿余沙礫,頹牆翳草萊。
清時間千歲,良牧借三台。
獄市乘餘暇,蕪城賦上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時間
(1)
(2) 時鐘上、日曆上的具體的分、小時、天或年;準確的時刻或日期
時間是半夜
現在是什麼時間了
(3) 事物(如某些行動、過程或情況)存在或繼續的期間
(4) 目下,現時
雖則時間受窘,久後必然發跡。——元· 秦簡夫《剪髮待賓》
(5) 極短的時間
一時間性情上疏散
千歲
(1) 千年。泛指年代長久
(2) 對天子(皇帝)所封諸王的直接稱呼,小說和戲劇中常用
千歲爺
(3) 對天子(皇帝)所封諸王的間接稱呼
良牧
賢能的州郡長官。《三國志·吳志·潘濬陸凱傳評》:“ 胤 身絜事濟,著稱南土,可謂良牧矣。”《舊唐書·良吏傳上·蔣儼》:“ 蒲州 戶口殷劇,前後刺史,多不稱職, 儼 下車未幾,令行禁止,稱為良牧。” 宋 司馬光 《追和張學士<從沂公游廣固城>》:“清時間千歲,良牧借三台。”
三台
(1).古代天子有靈台、時台、囿台,合稱三台。《初學記》卷二四引 漢 許慎 《五經異義》:“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
(2). 漢 因 秦 制,以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合稱三台。《後漢書·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 李賢 注引《晉書》:“ 漢 官,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是謂三臺。” 宋 司馬光 《贈太子太傅康靖李公輓詞》:“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
(3).指 三國 魏 曹操 所建 銅雀台 、 金虎台 、 冰井台 。故址在今 河北 臨漳縣 三台村 。《文選·左思<魏都賦>》:“飛陛方輦而徑西,三臺列峙以崢嶸。” 張載 註:“ 銅爵園 西有三臺,中央有 銅爵臺 ,南則 金虎臺 ,北則 冰井臺 。”後 北齊 文帝 在舊基上加以擴建,改 銅爵 曰 金鳳 , 金虎 曰 聖應 , 冰井 曰 崇光 。見《北史·齊紀中》。 唐 孟雲卿 《鄴城懷古》詩:“三臺竟寂寞,萬事良難固。”
(4).曲調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五·三台詞序》:“ 劉禹錫 《嘉話録》曰:‘三臺送酒,蓋因 北齊 高洋 毀 銅雀臺 ,築三個臺,宮人拍手呼上臺送酒,因名其曲為《三臺》。’”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詞》:“朝愁暮愁郎老,百年幾度《三臺》。”
(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開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台,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曰下台,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二折:“望 黃河 一股兒渾流派,高衝九曜,遠映三台。”
(2).喻三公。《後漢書·楊震傳》:“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唐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詩:“三台冀入夢,四岳尚分憂。”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座,位列三台,日轉千堦,頭直上打一輪皁蓋,那其間誰敢道我負薪來。”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葉夢兆三台之尊,入朝肅五坊之樂。”參見“ 三公 ”。
司馬光名句,追和張學士從沂公游廣固城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清時間千歲,良牧借三台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