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呂的《喜入杉嶺》
全文:
行盡山嶺頭,歡喜入鄉關。
憶昨冒雨去,寒澀亦多端。
處登糧綱船,出入狗竇寬。
水漲泊無岸,水落淺湊灘。
直待負水順,搖艫離江灣。
虺蜴微細物,托龍逞神奸。
篙工精禱罷,頃刻過千山。
脫或涉不契,風波生坐間。
竄身輙拘滯,伍咐仍比頑。
疑慮狐小潤滑,進退羊獨藩。
僅得黃義叟,可與話歲寒。
論文消永日,長歌當夜闌。
傳聞白水發,川途阻瀰漫。
余益動歸心,掉首辭彎跧。
悵懷陶靖節,不肯效一官。
況為太倉鼠,蠶食殊未安。
肩輿走泥塗,僕夫愁險艱。
附舟計已左,且復行路難。
見向恨不早,興盡而知還。
明朝得善達,那假生羽翰。
稚子爭候門,細君捲簾看。
真樂未渠央,茅檐共團圞。
尚論數千歲,窺管才一斑。
稍定理殘編,補綴令可觀。
尚友天下士,博約加雕鑽。
游談若無味,素手空厚顏。
度事通神明,至理吾豈慳。
設有無父國,而後不可乾。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游談
(1).遊說。《戰國策·趙策二》:“ 秦陽君 妬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賓客游談之士,無敢盡忠於前者。”《漢書·鄒陽傳》:“聖王底節修德,則游談之士歸義思名。”
(2).閒談;清談。《後漢書·周勰傳》:“至 延熹 二年,乃開門延賓,游談宴樂。” 唐 劉知幾 《史通·列傳》:“其間則有生無令聞,死無異蹟,用使游談者靡徵其事,講習者罕記其名,而虛班史傳,妄占篇目。” 宋 葉適 《治勢上》:“若夫五胡之亂, 西晉 之傾覆,此其患特起於公卿子弟,里巷書生游談聚論,沉湎淫佚而已。”
(3).謂言談浮誇不實。 宋 曾鞏 《序越州鑑湖圖》:“今謂湖不必復者,曰湖田之入既饒矣,此游談之士為利於侵耕者言之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監司無檢察之人,守將非選擇之吏,轉徙之亟,既難於考績,而游談之眾,因得以亂真。”
(4).稱揚。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四:“ 唐 朝人士,以詩名者甚眾,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達,為之游談延譽,遂至聲聞四馳。” 明 楊慎 《<四川總志>序》:“自 漢 而下,文章之盛無出於四子矣,然豈徒四海考儁游談為譽哉!”
(1).猶遊說。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凡有游談專對獻策上書者,莫不引為端緒,歸其的準。”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三》:“然則叩馬之諫, 太史氏 所采據,果何書也……蓋 戰國 游談之口,而 遷 信之太果也。”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鄉興賢能論》:“ 齊 能用 管敬仲 、 寧戚 , 秦 能用 由余 、 百里奚 , 楚 能用 觀丁父 、 彭仲爽 ,善矣。 戰國 因之,招延游談之士夫。”
(2).交遊閒談。 宋 王象之 《<輿地紀勝>序》:“然不過辨古今,析同異……資游談而誇辯博,則有之矣。” 明 陸深 《燕閒錄》:“轉徙之亟,既難於考績,而游談之眾,因得以亂真。”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蔡木龕》:“又好游談,一邱壑之勝,必窮其境而後已。”
(3).古代博戲名。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今之博戲……又有小雙陸、圍透、大點、小點、游談、鳳翼之名。”
無味
(1) 沒有味道
(2) 毫無趣味,枯燥
素手
(1).潔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唐 李白 《游泰山》詩之一:“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宋 陸游 《岳池農家》詩:“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起來攜素手,鬢雲亂,月照紗櫥人未眠。”
(2).猶言徒手,空手。《金*瓶*梅詞話》第二二回:“你 應二爹 今日素手,促忙促急,沒曾帶的甚么在身邊,改日送胭脂錢來罷。”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趙媒婆》:“老身即便相付,再來亦素手矣。”川劇《拉郎配》第五場:“老丈,學生素手到此,怎敢叨擾。”
厚顏
厚臉;不知羞恥
李呂名句,喜入杉嶺名句
名句推薦
劫灰滿眼堪愁絕,坐守寒灰更可哀
陳寅恪《壬午元旦對盆花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