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

曹彥約喜雪次倅車韻呈使君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曹彥約的《喜雪次倅車韻呈使君》

全文:
使君軼何武,未去民先思。
平生愛我意,玉立無玷疵。
邇來祁寒咨,已賦白雪詞。
陽春有腳來,雲意夜四垂。
天公亦小兒,布置人未知。
美滿豐年意,萬里光陸離。
璇題庾亮樓,柳絮習家池。
監州有佳思,往往似佺期。
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
平分風月餘,時吟冰柱詩。
明年朝雪宮,同上萬壽卮。

曹彥約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曹彥約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書法作品欣賞
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格律

(1) 詩、賦、詞、曲等關於字數、句數、對偶、平仄、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則,外國詩歌也有自己的格律

(2) 規矩;準則

因為格律太多,徒弟們記著這樣忘了那樣。——《套不住的手》

緩聲

(1).指柔緩的樂聲或歌聲。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 清 吳偉業 《和楊鐵崖天寶遺事詩》之二:“浩唱扇低槐市月,緩聲衫動石頭風。”

(2).古樂律名。《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

比興

(1).《詩》六義中“比”和“興”的並稱。比,以彼物比此物;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比興”為 中國 古典詩歌創作傳統的兩種表現手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故比者,附也;興者,起也。附理者,切類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擬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虬龍以喻君子,雲蜺以譬讒邪,比興之義也。”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昔文章既作,比興由生。鳥獸以媲賢愚,草木以方男女。詩人騷客,言之備矣。” 唐 劉知幾 《雜說上》:“然自古設比興,而以草木方人者,皆取其善惡、薰蕕、榮枯、貞脆而已。”參閱《詩大序》、 宋 朱熹 《詩集傳》。

(2).指創作詩歌。 宋 王安石 《甘露歌》詞:“盡日含毫難比興,都無色可並。” 清 顧炎武 《與人書》:“起八代之衰,而樹千秋之業,非明公其誰與歸!當不僅流連比興,傳播藝林,為斯文之盛事矣。”

相疑

互相猜疑。《莊子·在宥》:“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 明 張居正 《與南台長言中不乾外政書》:“一旦上下相疑,南北冰炭,而後責僕以維持周全之,僕亦不能。”《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兩個人彼此相疑,大家混爭,驚起地方鄰里人等,多來問故。”

曹彥約名句,喜雪次倅車韻呈使君名句

詩詞推薦

  • 夜歸

    韓兼山宋代〕西風淅淅吹荷衣,家在蘆花深夜歸。明月滿江人不見,白鷗雙立釣魚磯。
    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 詩詞名句
  • 彥博許見過不至

    趙蕃宋代〕高軒數許過三徑,日雲暮矣殊未來。湯熨病人狂欲走,戲作冷語成優俳。欻思官池頗空闃,況有水花明晚色。人間
  • 石室庵夜坐

    朱真靜宋代〕青燈寒焰弄微明,燈與幽人一樣清。案上黃庭渾嫩看,時聞敗葉打窗聲。
    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 詩詞名句
  • 杜鵑花

    王佐(汝學)明代〕春山琪樹綠交加,蜀帝殘魂怨月斜。啼血滿枝無著處,春風吹作艷陽花。
  • 臨海道中書懷

    孫應時宋代〕儒生不知變,區區誦陳言。時人熟見之,嬉笑相排拫。江流去不返,何時復虞軒。餼羊誠無用,禮意儻可存。
  • 分得台字走筆

    胡仲弓宋代〕白雲最深處,屐齒破蒼苔。借榻尋僧話,攜樽領客來。禽聲喧竹塢,日影過花台。長嘯下山去,猶傾鑿落杯。
    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 詩詞名句
  • 月珠寺明月樓

    程少逸宋代〕秀爽盤空翠不收,陰晴俱好更宜秋。滄江也愛樓頭月,故抱青山月樣流。
    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 詩詞名句
  • 河傳

    秦觀宋代〕恨眉醉眼。甚輕輕覰著,神魂迷亂。常記那回,小曲闌乾西畔。鬢雲松、羅襪剗。丁香笑吐嬌無限。語軟聲低,道
  • 感春三首

    張耒宋代〕梅梢柳眼弄春嬌,雲暖南山臘雪消。近郭樵漁成野市,遠村簫鼓隔溪橋。
  • 易士達宋代〕催趲荼醾交夏景,安排芍藥送春光。可堪收拾歸屏枕,頗欲浮沈赴酒杯。
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