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裴迪的《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
全文:
積雨晦空曲,平沙滅浮彩。
輞水去悠悠,南山復何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雨晦
語本《詩·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後用“雨晦”指亂世或艱難的處境。 隋 岑德潤 《雞鳴篇》:“雨晦思君子,關開脫 孟嘗 。” 唐 白居易 《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雨晦識鷄鳴之信,風高見隼擊之威。” 唐 杜牧 《醉後題僧院》詩:“離心忽忽復悽悽,雨晦傾瓶取醉泥。”
空曲
(1).指高峻險要的山峰。 唐 杜甫 《重經昭陵》詩:“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 宋 蘇軾 《贈眼醫王生彥若》詩:“吾於五輪間,蕩蕩見空曲。”
(2).廣闊迴環。 唐 王勃 《採蓮賦》:“藻 河 渭 之空曲,被 沮 漳 之淪漣。”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詩:“蓊匌川氣黃,羣流會空曲。”
(3).謂文筆暢達而宛轉。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始視之若樊然淆亂,而空曲交會之中,義理寓焉。”
平沙
(1).指廣闊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遜 《慈姥磯》詩:“野雁平沙合,連山遠霧浮。” 唐 張仲素 《塞下曲》:“朔雪飄飄開 雁門 ,平沙歷亂轉蓬根。”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平沙細浪欲盡,陡起忽千尋。”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對“輕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貨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萬三千餘頃。可墾者分三等:曰輕沙,曰平沙,曰重沙。”
浮彩
亦作“ 浮采 ”。1.猶色彩。《文選·張協<七命>》:“流綺星連,浮彩艷發,光如散電,質如耀雪。” 李周翰 註:“浮彩,謂色也。”
(2).引申為浮華的詞藻。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詞采》:“ 杭 有才人 李孚中 者,所製《綰春園》《息宰河》二劇,不施浮采,純用白描,大是 元 人後勁。”
裴迪名句,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