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協的《老農十首》
全文:
聞說邊隅長草萊,漢家膚使漠南回。
黍苗正自歸倉廩,不怕西風捲地來。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聞說
猶聽說。 唐 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滸傳》第二三回:“江湖上多聞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一:“聞説 天台 踰萬丈,可容長嘯碧峯頭?”
邊隅
亦作“邉隅”。1.猶邊境。《三國志·吳志·周魴傳》:“ 魴 遠在邊隅,江汜分絶,恩澤教化,未蒙撫及。”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一戎而荒景肅清,再鼓而邊隅底定。” 明 馮夢龍 《邯鄲夢·宇文計陷》:“那將在軍中呵,隨機行止,況收復千里邉隅。” 郭孝成 《雲南光復記》:“ 廣西 僻在邊隅,民窮勢蹙,外無應援,內乏餉械,鄰封悉樹 漢 幟,一隅何能孤守。”
(2).邊緣。 宋 蘇洵 《答二任》詩:“聞君猒 蜀 樂 上蔡 ,占地百頃無邉隅。”
草萊
(1).猶草莽。雜生的草。《南史·孔珪傳》:“門庭之內,草萊不翦。” 宋 葉適 《代人上書》:“奪農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萊隨長。” 清 周亮工 《介壽以胡彥遠見慰札子相示卻寄》詩:“一畝田中盡草萊,旅堂經歲不曾開。”
(2).指荒蕪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則*民好墾草萊。”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凡草萊,初闢而為露田園池者,多連阡陌,雖不躬耕,得特專利五十年,期盡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兩三年內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來歸,草萊漸開,人懷保家之心,士無飢餒之憂,則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帶也就固若金湯了。”
(3).猶草野。鄉野;民間。《漢書·蔡義傳》:“臣 山 東草萊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眾。” 宋 范仲淹 《舉張問孫復狀》:“右臣伏覩赦書節文,應天下懷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滯草萊,委逐處具事聞奏。” 清 李漁 《風箏誤·議婚》:“蒼天不負奇才,拔英雄自草萊。”
(4).布衣。平民。《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草萊樂業,守屏稱事。” 張銑 註:“草萊謂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謂州牧也。”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四:“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清 孫枝蔚 《覽古》詩之六:“用人限資格,何以服草萊?”
漢家
即漢朝
漢家山東二百州。—— 唐· 杜甫《兵車行》
為漢家除殘去穢。——《資治通鑑》
膚使
指能圓滿完成使命的使者。 漢 揚雄 《法言·淵騫》:“ 張騫 、 蘇武 之奉使也,執節沒身,不屈王命,雖古之膚使,其猶劣諸?” 李軌 註:“膚,美也。” 宋 王安石 《廣西轉運使孫君墓碑》:“維此膚使,文優以仕。” 清 林則徐 《祭海神文》:“爰進舌人,代宣申禁,有慚膚使,同矢寅恭。”
漠南
指 蒙古高原 大沙漠以南的地區。《後漢書·烏桓傳》:“二十二年, 匈奴 國亂, 烏桓 乘弱擊之, 匈奴 轉北徙數千里,漠南地空。”
曾協名句,老農十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