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壁歸師憤已平,黃河戍役又虛聲

王阮和戴倅韻寄苗侯一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阮的《和戴倅韻寄苗侯一首》

全文:
靈壁歸師憤已平,黃河戍役又虛聲
人言萬事總由命,天設五材難去兵。
國有典刑元老在,地無形勢大江橫。
西風若得淮南信,煩致空山慰空情。

王阮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王阮靈壁歸師憤已平,黃河戍役又虛聲書法作品欣賞
靈壁歸師憤已平,黃河戍役又虛聲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靈壁

亦作“ 靈璧 ”。1.地名。 秦 末 項羽 破 漢 軍於此。 唐 為 零壁鎮 , 宋 元祐 間改為縣, 政和 間又改 零壁 為 靈壁 。 明 清 屬 鳳陽府 。今稱 靈璧縣 ,屬 安徽省 ,縣治在 靈城鎮 。《史記·項羽本紀》:“大破 漢 軍。 漢 軍皆走,相隨入 穀 泗 水,殺 漢 卒十餘萬人。 漢 卒皆南走山, 楚 又追擊至 靈壁 東 睢水 上。”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一折:“恰纔 靈壁 之戰, 項王 遣使徵 布 會, 布 與 龍且 有隙,稱病不赴。”

(2).即靈壁石。 宋 陸游 《吾家舊藏奇石甚富今無復存者獨道石一尚置几案間戲作三絕句》之二:“林慮靈壁俱尤物,散落人間不復還。” 明 袁宏道 《中山觀長公雪浪石》詩:“ 峨嵋 積雪裹玄雲,坐令靈璧羞季昆。”參見“ 靈壁石 ”。

歸師

返回的軍隊。《孫子·軍爭》:“餌兵勿食,歸師勿遏。” 李筌 註:“士卒懷歸,志不可遏也。” 宋 曾鞏 《責帥制》:“勞問餉給,如勞歸師。”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遊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戍役

(1).戍邊的軍士。《詩·小雅·採薇序》:“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 唐 李端 《奉送宋中丞使河源》詩:“ 東周 遣戍役,才子欲離羣。”

(2).戍守邊疆。《資治通鑑·晉惠帝太安二年》:“諸流民及戍役者多從之。太守 弓欽 遣兵討之,不勝。”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而推至於戍役之人,亦勞之以‘王事靡盬,憂我父母’,則先王之政,即人之心,莫大於此也。”

虛聲

(1).虛名;虛譽。《韓非子·六反》:“布衣循私利而譽之,世主聽虛聲而禮之,禮之所在,利必加焉。”《後漢書·黃瓊傳》:“自頃徵聘之士, 胡元安 、 薛孟嘗 、 朱仲昭 、 顧季鴻 等,其功業皆無所採,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 宋 陳師道 《別黃徐州》詩:“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 清 李漁 《風箏誤·遣試》:“若不是他引我進去相見呵,萬一謬採虛聲聘定了,把鸞凰效,兀的不是神仙魑魅同偕老。”

(2).假話;空話。 唐 皇甫湜 《制策一道》:“臣伏見赦令節文,周備纖悉,空文虛聲,溢於視聽,而實功惠未有分寸及於蒼生。” 唐 羅隱 《塞外》詩:“可使御戎無上策,只應憂國是虛聲。”《金史·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傳論》:“異時伐 宋 , 唐州 之役喪師七百,主將 訛論 匿之,而以捷聞。御史 納蘭 糾之, 宣宗 奬御史,而不罪 訛論 ,是君臣相率而為虛聲也。”

(3).虛假的聲勢。 宋 司馬光 《言西邊上殿札子》:“ 諒祚 又數揚虛聲以驚動邊鄙,而將帥之臣率多懦怯,別無才謀以折衝禦侮,只知多聚兵馬以自衛其身。” 明 袁宏道 《送劉都諫左遷遼東苑馬寺簿》詩:“東虜近乘勝,虛聲震京甸。”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二節:“ 朝鮮 政府親 美 疏 俄 仇 清 惡 日 , 滿清 依 俄國 虛聲援助, 日本 得 美國 實力支持, 中 日 鬥爭愈益緊張。”

(4).空谷間傳出的回聲。 唐 姚崇 《故洛陽城侍宴應制》詩:“川鳧連倒影,巖鳥應虛聲。”

王阮名句,和戴倅韻寄苗侯一首名句

詩詞推薦

靈壁歸師憤已平,黃河戍役又虛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