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全文:
年鬢日堪悲,衡茅益自嗤。
攻文枯若木,處世鈍如錘。
敢忘垂堂戒,寧將暗室欺。
懸頭曾苦學,折臂反成醫。
仆御嫌夫懦,孩童笑叔痴。
小男方嗜栗,幼*女漫憂葵。
遇炙誰先啖,逢齏即便吹。
官銜同畫餅,面貌乏凝脂。
典籍將蠡測,文章若管窺。
圖形翻類狗,入夢肯非羆。
自哂成書簏,終當咒酒卮。
懶沾襟上血,羞鑷鏡中絲。
橐籥言方喻,樗蒱齒詎知。
事神徒惕慮,佞佛愧虛辭。
曲藝垂麟角,浮名狀虎皮。
乘軒寧見寵,巢幕更逢危。
禮俗拘嵇喜,侯王忻戴逵。
途窮方結舌,靜勝但支頤。
糲食空彈劍,亨衢詎置錐。
柏台成口號,芸閣暫肩隨。
悔逐遷鶯伴,誰觀擇虱時。
瓮間眠太率,床下隱何卑。
奮跡登弘閣,摧心對董帷。
校讎如有暇,松竹一相思。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曲藝
小技。古多指醫卜以至書畫之類的技能。《禮記·文王世子》:“曲藝皆誓之。” 孔穎達 疏:“曲藝謂小小技術,若醫卜之屬也。”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曲藝爭工巧,彫機變組紃。”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四:“本朝文人墨客以書畫供奉內廷,寖被知遇者,指不勝屈……可知生際聖明,雖曲藝微長,不憂淪棄。”
流行於人民民眾中的、富有地方色彩的各種說唱藝術,如彈詞、大鼓、琴書、道情、評話、相聲、快板等。演出時演員人數較少,一般只有一至二三人,道具也很簡單。 陳雲 《關於評彈》:“評彈的語言比較其他曲藝來得精練、細膩,特別是具備了說表的特點。”
麟角
(1).麒麟之角。《詩·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後因以“麟角”指宗藩之盛。 清 納蘭性德 《曲阜》詩:“小臣久已瞻麟角,何幸趨承俎豆餘。”
(2).比喻稀罕而又可貴的人才或事物。 晉 葛洪 《抱朴子·極言》:“若夫睹財色而心不戰,聞俗言而志不沮者,萬夫之中有一人為多矣。故為者如牛毛,獲者如麟角也。”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張孟詞貢士》:“視爾真麟角,逢人説鳳條。”
浮名
虛名。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 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陳賢良高見贈》:“揚袂公車莫相調,浮名應未似身親。”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予絶意浮名,不乾寸祿。” 洪深 《現代戲劇導論》八:“望兄莫誤於浮名,莫與舊勢力握手!”
虎皮
(1).老虎的皮。《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胥臣 蒙馬以虎皮,先犯 陳 蔡 。”《禮記·曲禮上》:“前有士師,則載虎皮。” 孔穎達 疏:“若見前有兵眾,則舉虎皮於竿首,使兵眾見以為防也。” 唐 王績 《遊仙》詩之四:“照水然犀角,游山費虎皮。”
(2).講席的代稱。語出《宋史·道學傳一·張載》:“﹝ 張載 ﹞嘗坐虎皮講《易》京師,聽從者甚眾。”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吳叔永尚書和余舊作再答》詞:“撤我虎皮,讓君牛耳,誰道兩賢相厄哉!”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先生負山斗之望,抱天人之學,敢撤虎皮而就正有道,願為假館以矜式大方。”
(3).比喻用以嚇唬別人的一種假象。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為虎皮,包著自己,去嚇呼別人。”
(4).冠名。 唐 李白 《幽州胡馬客歌》:“ 幽州 胡馬客,緑眼虎皮冠。”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虎皮,胡冠也。”
(5).荔枝的一種。《說郛》卷七七引 宋 蔡襄 《荔枝譜》:“虎皮者,紅色絶大,繞腹有青紋正類虎斑,嘗於 福州 東山 大乘寺 見之。”
李商隱名句,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