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同的《東谷茅齋》
全文:
野徑轉深密,靜無車馬痕。
松花金粉墮,苔葉翠葺動。
蟲鳥春音雜,煙雲晚色昏。
俗塵何處入,長是掩溪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俗塵
(1).人間。 唐太宗 《謁并州大興國寺》詩:“對此留餘想,超然離俗塵。”
(2).世俗人的蹤跡。 唐 李頎 《題璿公山池》詩:“此外俗塵都不染,惟餘玄度得相尋。” 宋 司馬光 《邵興宗南園草盛不翦仆過而愛之為詩以贈》:“車馬不甚繁,門前無俗塵。”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 元功 詩云……市朝甚邇俗塵遠,土產雖少人煙繁。”
(3).比喻世俗的偏見。 魯迅 《且介亭雜文集·答<戲>周刊編者信》:“這回編者的對於主角 阿Q 所說的紹興話,取了這樣隨手胡調的態度,我看他的眼睛也是為俗塵所蔽的。”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長是
時常;老是。 宋 歐陽修 《望江南》詞:“纔伴遊蜂來小院,又隨飛絮過東墻,長是為花忙。” 宋 姜夔 《清波引》詞:“新詩漫與,好風景長是暗度。”《初刻拍案驚奇》卷六:“那秀才在大人家處館讀書,長是半年不回來。”
文同名句,東谷茅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