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嵲的《過楊村溪》
全文:
坡陀兩山間,滄波旦夕騖。
高柳橫澄流,歲久根全露。
細雨川上來,瀾漪滿沿泝。
灌木生退灘,危橋架孤嶼。
石瀨斲春冰,山雲粉輕絮。
往歲憶經過,物色如雅素。
陽春日已遠,嘆息流年度。
來軌不暫停,往躅自成故。
初為閩嶺游,後指江東去。
風急子規啼,何由傍歸路。
參考注釋
細雨
小雨。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湘東王首夏詩》:“冷風雜細雨,垂雲助麥涼。” 唐 劉長卿 《別嚴士元》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宋 陸游 《小園》詩:“點點水紋迎細雨,疎疎籬影界斜陽。” 茅盾 《子夜》十九:“現在是濛濛細雨,如煙如霧。”
上來
(1) 從低處到高處
跳上來了
抬上來了
(2)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趨近於某處。帶名詞時,動詞和“上來”中間一般不能加“得、不”
又圍上來一群人
(3) 表示人員或事物隨動作由較低部門(層)到較高部門(層)
你是什麼時候調上來的
(4)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動作。動詞和“上來”中間常加“得、不”。動詞限於“說、唱、學、答、背、叫、念”等少數幾個
究竟為什麼,我也說不上來
(5) 表示狀態發展,兼有範圍逐漸擴大的意思。形容詞限於“熱、涼、黑”等少數幾個
暖氣片慢慢熱上來了
沿泝
亦作“ 沿泝 ”。亦作“ 沿遡 ”。1.順水下行與逆水上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夏水襄陵,沿泝阻絶。”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淮水》:“ 淮水 又逕 義陽縣 故城南……有 九渡水 注之,水出 鷄翅山 ,溪澗瀠委,沿遡九渡矣。”
(2).引申為泛舟。 南朝 梁 何遜 《曉發》詩:“且望沿泝劇,暫有江山趣。” 唐 元稹 《夢遊春》詩:“夜夜望天河,無由重沿泝。”
(3).沿流而下。 南朝 梁簡文帝 《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詩》序:“蘭觴沿泝,蕙餚來往。”
(4).沿襲追溯。 清 王宗炎 《<白雨齋詞話>序》:“詞之為體,詩以為禰,曲以為子;識者為之,莫不沿泝 漢 魏 ,游衍 屈 宋 ,以蘄上闚三百篇之恉。”
張嵲名句,過楊村溪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