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葛立方的《試院和陳蕃仲酴醿兩絕》
全文:
芳心玉面出蠶叢,骨醉先生酒盞中。
白髮病翁新止酒,枕囊猶凱夢魂通。
參考注釋
芳心
指女子的心境
玉面
(1).尊稱人的容顏。《公羊傳·宣公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
(2).美好的容貌。 南朝 梁簡文帝 《烏棲曲》之四:“織成屏風金屈膝,朱脣玉面燈前出。” 唐 李白 《浣紗石上女》詩:“玉面 耶溪 女,青蛾紅粉妝。”《隨園詩話》卷一引 清 徐柯 《過平原有見》詩:“玉面珠璫坐錦車,蟠雲作髻兩分梳。”
(3).白色的臉。指玉面狸。 宋 朱松 《牛尾狸》詩之一:“壓槽玉面天涯見,琢雪庖霜照眼明。”
(4).白色的臉。指玉花驄的臉。 元 張昱 《昔游》詩:“冠翹鶡尾朱袍盛,馬頓金羈玉面斜。” 明 高明 《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玉面、銀鬃、秀膊、青花。”
(5).指梅花。 宋 《虞美人》詞:“冰膚玉面 孤山 裔,肯到人間世。天然不與百花同,卻恨無情輕付、與東風。”
蠶叢
(1).相傳為 蜀 王的先祖,教人蠶桑。《藝文類聚》卷六引 漢 揚雄 《蜀本紀》:“ 蜀 始王曰 蠶叢 ,次曰 伯雍 ,次曰 魚鳧 。” 唐 李白 《蜀道難》詩:“ 蠶叢 及 魚鳧 ,開國何茫然。”
(2).借指 蜀 地。 宋 司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長安以詩寄賀》:“蠶叢龜印解,鶉野隼旟新。”參見“ 蠶叢路 ”。
(3).見“ 蠶叢路 ”。
骨醉
(1). 唐 武后 得寵,譖廢 王皇后 與 蕭良娣 為庶人,囚宮中。帝念之,擬另處置。“ 武后 知之,令人杖庶人及 蕭氏 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嫗骨醉!’數日而卒。”事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舊唐書·后妃傳上·高宗廢后王氏》。後因以“骨醉”指非人的殘害。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五:“陋室偏遭黠鼠欺,貍奴雖小策勛奇。扼喉莫訝無遺力,應記當年骨醉時。”
(2).謂沉醉。 宋 蘇軾 《老饕賦》:“各眼灧於秋水,鹹骨醉於春醪。”
(3).比喻美人體態酥軟如醉。 元 薩都剌 《洞房曲·和劉致中員外作》:“美人骨醉紅玉輭,滿眼春酣不忺起。”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酒盞
亦作“ 酒琖 ”。亦作“ 酒醆 ”。小酒杯。 唐 杜甫 《酬孟雲卿》詩:“但恐銀河落,寧辭酒盞空。” 宋 柳永 《看花回》詞:“畫堂歌管深深處,難忘酒琖花枝。” 宋 蘇軾 《題子明詩後》:“吾少年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蕉葉矣。” 宋 蘇軾 《次韻送徐大正》:“別時酒醆照燈花,知我歸期漸有涯。” 金 元好問 《又解嘲》詩之二:“詩卷親來酒醆疎,朝吟竹隱暮 南湖 。” 清 陳沂震 《雲安》詩:“ 雲安 麴米今何有,寂寞誰憐酒盞空。”
葛立方名句,試院和陳蕃仲酴醿兩絕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芳心玉面出蠶叢,骨醉先生酒盞中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