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牟巘五的《題水竹居》
全文:
繞屋清波隔翠綃,魚鱗發發鳥悠清。
畫闌影漾清漣動,書幾陰來綠雨搖。
文采巧當鮫杼薄,秋聲微度玉笙嬌。
豈惟釣艇終堪擊,況是佳人不待招。
參考注釋
清波
(1).清澈的水流。 漢 嚴忌 《哀時命》:“知貪餌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 王安石 《車螯》詩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曬其昏。” 巴金 《復仇集·愛的摧殘》:“ 賽納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發亮。”
(2).六朝時歌曲名。 康有為 《<味梨集>序》:“六朝時, 漢 《鐃歌》、《鼓吹》曲既廢,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鳥栖》之曲,亦以長短句為章。”
翠綃
綠色的薄絹。 唐 杜牧 《題池州弄水亭》詩:“ 弄水亭 前溪,颭灩翠綃舞。” 宋 秦觀 《八六子》詞:“素弦聲斷,翠綃香減。” 宋 陳亮 《水龍吟·春恨》詞:“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
魚鱗
(1).魚身上的鱗片。《楚辭·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王逸 註:“言 河伯 所居,以魚鱗蓋屋。” 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詩:“風生似羊角,雲上若魚鱗。” 徐朝夫 《孤鶩》:“有的乾脆說:魚鱗也沒吃過一片!”
(2).鱗次,依次相接。《墨子·備蛾傅》:“荅廣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兩端接尺相覆,勿令魚鱗三。” 孫詒讓 間詁:“言為荅之法,以木兩端相銜接,以尺為度,不可鱗次不相覆也。”《漢書·劉向傳》:“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魚鱗左右。” 顏師古 註:“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魚鱗也。” 北周 庾信 《溫湯碑》:“ 秦皇 餘石,仍為雁齒之階; 漢武 舊陶,即用魚鱗之瓦。” 宋 梅堯臣 《和吳沖卿元會》:“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迴。” 章炳麟 《沉藎哀辭》:“塊抱關於大別兮,龍蛇虎豹坌沓而魚鱗。”
(3).引申為依次,一個接一個地。 宋 葉適 《送鄭虞任赴京西檢法官》詩:“事繁絲唾亂,神靜魚鱗理。”
(4).古代兵陣名。即魚麗陣。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冑,親當矢石,夕對以魚鱗之陣,朝臨以鶴翼之圍。”
(5).比喻水面細碎的波紋。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詩:“小橋裝雁齒,輕浪甃魚鱗。”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魚鱗是斷雲。”
(6).借指魚鱗狀的雲。 宋 梅堯臣 《春晴對月》詩:“雲掃魚鱗靜,天開桂魄清。”《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便提起筆,另行將那段末數聯謄出,是:彩雲三素,忽散魚鱗;寶月一奩,旋虧蟾魄。”
(7).借指瓦片。 宋 陸游 《村舍》詩:“新牆拆龜兆,疎瓦斷魚鱗。”《花月痕》第八回:“閣分三層,上層左臨試院,萬片魚鱗,右接東城,一行雉堞。”
(8).代稱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籠中的小鳥還想飛返山林,豢池中的魚鱗還想逃回大海。”
發發
(1).風吹迅疾貌。亦象疾風聲。《詩·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飄風發發。” 鄭玄 箋:“發發,疾貌。” 明 何景明 《述歸賦》:“塵曖曖蔽空兮,風發發而揚衢。” 清 孫枝蔚 《秋胡行》:“北風發發,雪與之俱。”
(2).象激流及其他聲音。 清 陳夢雷 《木癭瓢賦》:“山嵯峨兮崒崒,水激湍兮發發。” 清 錢謙益 《謝藐姑太僕送酒》詩:“枯腸發發澆成浪,醉眼騰騰看作嵐。”
眾多貌。亦說象魚躍聲。《詩·衛風·碩人》:“施罛濊濊,鱣鮪發發。” 毛 傳:“發發,盛貌。” 陸德明 釋文引 馬融 曰:“魚著罔尾發發然。”《韓詩外傳》引作“鱍鱍”。《呂氏春秋·季春》 高誘 注引作“潑潑”。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二:“霽潭鱣發發,春草鹿呦呦。” 仇兆鰲 註:“發發,盛貌。” 明 焦竑 《焦氏筆乘·古字有通用假借用》:“《碩人》‘鱣鮪發發’,發讀為潑。發,古潑字省文。” 清 褚人穫 《祭金魚文》:“惟爾朱塗粉傅,玉質金相,買歸盆盎,少則洋洋,誕置閒庭,居然發發。”
牟巘五名句,題水竹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