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幾的《送方務德將漕廣西時余亦有此除》
全文:
壯時一別鬢成絲,忽謾同盤又語離。
底事不為三日款,相逢猶是半年遲。
溪邊贈策正楊柳,境上開尊應荔枝。
莫嘆嶠南荒絕好,光華最有遠人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三日
(1).三天。《易·蠱》:“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2).一個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龍旂。”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猶是
(1).由此。猶,通“ 由 ”。 漢 劉向 《列女傳·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鳳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鳳 , 章 猶是為 鳳 所陷。” 三國 魏 嵇康 《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猶是許足下以至交。”
(2).還是。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蜀 食井鹽,如仙井 大寧 猶是大穴。”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下》:“初 唐 絶句精巧,猶是六朝餘習。”
曾幾名句,送方務德將漕廣西時余亦有此除名句
名句推薦
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