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廢幽棲性所偏,故人何意遠相憐

李孫宸夏日張彰之過訪村居賦別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夏日張彰之過訪村居賦別》

全文:
懶廢幽棲性所偏,故人何意遠相憐
居非戴子山陰*道,訪是王郎雪夜船。
荔熟千林朝日映,荷香十里晚涼搴。
風光未惡柴桑里,恨少平原十日緣。

李孫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幽棲

(1).幽僻的棲止之處。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羇人感幽棲,窅映轉奇絶。” 宋 范仲淹 《與孫元規書》:“肺疾未愈,賴此幽棲,江山照人,本無他望,以此為多。” 明 練子寧 《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詩:“上有 梅仙 採藥之幽棲,下有 蕭雲 讀書之故基。”

(2).隱居。《宋書·隱逸傳·宗炳》:“ 南陽 宗炳 、 雁門 周續之 ,並植操幽棲,無悶巾褐,可下辟召,以禮屈之。” 唐 白居易 《與僧智如夜話》詩:“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 魯迅 《故事新編·採薇》:“這確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棲之所。”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何意

(1).為什麼,何故。 宋玉 《神女賦》:“晡夕之後,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整 聞聲仍打 逡 , 范 喚問:‘何意打我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

(2).豈料;不意。《後漢書·申屠蟠傳》:“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 三國 魏 吳質 《答魏太子箋》:“自謂可終始相保,並騁材力,效節明主,何意數年之閒,死喪略盡。”《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數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護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氣薰熾,毒手摧殘。” 清 顧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相憐

相互憐愛;憐惜。《列子·楊朱》:“古語有之:‘生相憐,死相捐。’”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評請序經解》詩:“未曾相識已相憐,香火靈山亦有緣。”

李孫宸名句,夏日張彰之過訪村居賦別名句

詩詞推薦

  • 水調歌頭(飲垂虹)

    劉學箕宋代〕三載役京口,十度過松江。垂虹亭下煙水,長是映蓬窗。釣得錦鱗成膾,快把雙螯浩飲,豪氣未能降。醉舞影零亂
  • 和李少卿寄吳仲庶

    蘇頌宋代〕延閣儒臣出撫邊,指縱胡虜坐揮鞭。歌謠早已留南楚,唱和今還到北燕。使客過從車結轍,耕夫安佚土開阡。更將
    懶廢幽棲性所偏,故人何意遠相憐 詩詞名句
  • 方平

    李覯宋代〕五百餘年別恨多,東征重得見青娥。擗麟始擬窮歡樂,不奈閒人背癢何。
  • 梅花喜神譜小蕊一十六枝

    宋伯仁宋代〕才脫錦衣繃,童顏嬌可詫。只恐妝鬼時,愛之還又怕。
    懶廢幽棲性所偏,故人何意遠相憐 詩詞名句
  • 【越調】柳營曲 途中春暮

    湯舜民〔元代〕岐路北,斷橋西,滴溜溜酒帘茅舍低。柳暗疏籬,水浸平堤,仿佛舊山溪。車兒馬兒賓士,鶯兒燕兒悲啼。帽沾飛
  • 東坡引

    辛棄疾宋代〕花梢紅未足,條破驚新綠。重簾下遍闌乾曲。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鳴禽破夢,雲偏目蹙,起來香鰓褪紅玉。
  • 偶作

    楊簡宋代〕道心非動靜,學者何難易。痴雲欲掃除,迅霆無異擬。無妄而徵疾,勿藥斯有喜。一輪秋月明,云為豈思慮。太極
    懶廢幽棲性所偏,故人何意遠相憐 詩詞名句
  • 秋居雜詠十首

    李彌遜宋代〕茅茨入作椽,中有插架軸。琅函與貝葉,落落皆在目。閒依淨幾繙,緩繞疏篁讀。困即抱這眠,擁鼻寧厭熟。不知
  • 醉中偶成

    劉過宋代〕小院蒲萄月架東,舞腰忙趁鼓聲雄。詩成彩筆分題後,人在金釵財令中。秋葉冷吟風浩蕩,晚林烘透日玲瓏。腰間
  • 渡伊水

    張耒宋代〕雙崖若爭妍,秀色日相射。遊人夸水東,揮榜渡清瀉。潺潺溪邊風,五月自瀟灑。中流望南北,河漢自天下。嗟予
懶廢幽棲性所偏,故人何意遠相憐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