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正華的《草堂遣興答見贈諸公·其一》
全文:
悠然扶杖自行歌,春到茅堂風日和。
人薄利名何患老,子分耕讀不妨多。
坐憑片石堪為幾,臥覆叢花亦當蓑。
卻命預陳斗酒待,昨來溪友許相過。
參考注釋
悠然
(1) 安閒、閒適的樣子
悠然自得
(2) 深遠的樣子
(3) 形容韻味未盡
餘韻悠然
(4) 久遠的樣子;遼闊的樣子
年代悠然
扶杖
拄杖。《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萬石君 以 元朔 五年中卒,長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唐 韓愈 《人日城南登高》詩:“扶杖陵圮阯,刺船犯枯葑。”《宋史·儒林傳七·真德秀》:“深村百歲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歡聲動地。”
行歌
歌,吟,抽咽的哭。行,走動著。行歌意為一邊走著一邊抽抽咽咽地哭。是孩子的哭狀
兒聞之亡去入山林行歌。——晉· 乾寶《搜神記》
茅堂
亦作“茆堂”。1.草蓋的屋舍。語出 漢 韋孟 《在鄒詩》:“爰戾於 鄒 ,鬋茅作堂。” 唐 杜甫 《鄭駙馬宅宴洞中》詩:“誤疑茅堂過江麓,已入風磴霾雲端。”《紅樓夢》第十七回:“引眾人步入茆堂,裡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 清 黃景仁 《對月》詩:“鍵戶謝人事,茅堂夜色虛。”
(2).堂名;里名。《宋書·袁粲傳》:“上於 華林園 茅堂 講《周易》, 粲 為執經。” 南朝 宋 謝莊 《自潯陽至都集道里名為詩》:“觀道 雷池 側,訪德 茅堂 陰。”
風日
(1).風與日。謂風吹日曬。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2).指天氣;氣候。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今朝風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爾堪 《醉花陰》詞:“風日近清明,幾片榆錢,都算鶯兒俸。”
(3).猶風光。 唐 杜審言 《春日京中有懷》詩:“寄語 洛城 風日道,明年風色信還人。”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仙人枕》:“ 元 陳孚 詩:‘ 居庸 萬馬繞山前,未許蒼苔睡晏然。見説 華山 風日好,何如移伴白雲眠。’” 清 姚鼐 《贈孫雨窗》詩:“茶香竹淨好風日,請我俛仰前賢旁。”參見“ 風光 ”。
李正華名句,草堂遣興答見贈諸公·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悠然扶杖自行歌,春到茅堂風日和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