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朔日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頒朔日作原文

頒朔從兒同眾請,並行百部弗教多。

乾隆六十二年閱,嘉慶地天人泰和。

初志微嫌未能副,輿誠俯順匪全訛。

獨承昊貺誰曾侶,惟感惟慚志不磨。

詩詞問答

問:頒朔日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頒朔日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頒朔日作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八

2. 上年九月以孟冬月吉即須頒朔先於九月初三日建立皇太子詔以今年丙辰為嗣皇帝嘉慶元年其時皇太子率王公大臣等具摺籲請時憲書仍用乾隆年號情詞懇摰不能徑卻因允所請照康熙六十一年時憲書式遞年增載並存乾隆年號但祗須一百帙以備宮廷及賜御前親近王大臣等而頒行天下者通用嘉慶紀年時憲書以昭建元授時之正

參考注釋

頒朔

古代帝王於每年季冬把來年的曆日布告天下諸侯,謂之“頒朔”。語本《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於邦國。” 鄭玄 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 宋 曾鞏 《謝熙寧十年曆日表》:“故頒朔之舊章,為守邦之先務。” 元 耶律楚材 《和摶霄韻代水陸疏文因其韻為詩》之二:“顒觀頒朔施仁政,竚待更元布德音。”

從兒

(1).以兒輩充當的從役。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采正南陽劉祖》:“舊時長吏質樸,子皆駕御,故曰從兒。” 王利器 註:“蓋以兒輩充從役之事,故謂之從兒也。”

(2).猶從子。《三國志·魏志·賈逵傳》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不以私計介意,又不肯以事貴人,故身退之後,家無餘積。治疾於家,借舍從兒,無他奴婢。”

並行

(1) 並排行走

嚴禁騎腳踏車並行

(2) 同時實行或實施

兩種就業體制並行

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公元1736—1795年)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清· 姚鼐《登泰山記》

康熙乾隆鹹豐三朝。——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乾隆丁亥冬。—— 清· 袁枚《祭妹文》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嘉慶

(1).吉祥喜慶。亦指喜慶的事。 漢 焦贛 《易林·萃之夬》:“千懽萬悅,舉事為決,獲受嘉慶,動作有得。” 宋 晏殊 《訴衷情》詞:“世間榮貴月中人,嘉慶在今辰。” 明 吳承恩 《元壽頌》:“ 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選來都,又出公之敦喻,值茲嘉慶,良有愜於中也。”

(2).謂外出歸家拜見父母。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上堂拜嘉慶,入室問何之。” 唐 孟浩然 《夕次蔡陽館》詩:“明朝拜嘉慶,須著 老萊 衣。” 唐 王維 《休假還舊業便使》詩:“上堂嘉慶畢,顧與姻親齒。”嘉,一本作“ 家 ”。

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際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眾的人

(3) 特指天子

泰和

(1).太平。 漢 揚雄 《法言·孝至》:“或問泰和。曰:其在 唐虞 、 成周 乎?” 宋 光宗 《策問》:“其為朕稽古今之宜,推治化之本,凡可以同風俗,清刑罰,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條陳之。朕將親覽。”參見“ 太和 ”。

(2).天地間沖和之氣。 明 徐渭 《梅賦》:“先則渾淪龐篤,含泰和而獨飽,酸則甘辛醎苦,受何味而弗便。”參見“ 太和 ”。

(3).和睦。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蔡專使元培代表布 * 文》:“其至少數抱猜忌之見,騰離間之口者,皆將為泰和所同化,而無復纖翳之留。”參見“ 太和 ”。

初志

原來的志願。 三國 魏 曹植 《黃初六年令》:“欲修吾往業,守吾初志。” 唐 韓愈 《薛公墓志銘》:“公之初志,不以事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陳錫九》:“辛苦跋涉而來,為父骨耳。汝不歸,初志為何也?” 郭沫若 《羽書集·致華南友人們》:“任何的殘虐慘酷,都不足阻撓我們的初志。”

微嫌

細小的嫌隙。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王師竹宮庶》:“其為庶常時,值同館有以微嫌詈吏部吏者。時, 蒲坂 楊襄毅 為太宰,聞之大怒,愬之 江陵 相公 。”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自盡》:“若其微嫌小隙,殞身於彼者之家……此又刁惡之無足惜者也。”

俯順

順從。用於上對下。 晉 陸雲 《喜霽賦》:“俯順習坎,仰熾重離。”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順人志。”《清史稿·世宗紀》:“地方編立保甲,必須俯順輿情,徐為勸導。”

不磨

不可磨滅。《後漢書·南匈奴傳論》:“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官場現形記》第一回:“老侄你自己不要看輕,這個重擔,卻在我叔侄兩人身上,將來維持世運,歷劫不磨。” 郭沫若 《文藝論集·太戈爾來華的我見》:“《迷途之鳥》裡面也盡有一些好詩,象這刻石的一首,也可以說是不磨的佳作。”

詩詞推薦

頒朔日作原文_頒朔日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