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方仁淵的《次韻答王簡修》
全文:
浪浪注雨掩晴光,悶對蘭陵酒嫩黃。
嶺上濕雲飛亂絮,船頭流水奏幽簧。
天開晚霽增春色,人讀新詩沈墨香。
和罷陽春還自改,逢窗清興為君長。
參考注釋
浪浪
(1).流貌。《楚辭·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王逸 註:“浪浪,流貌也。” 洪興祖 補註:“浪音郎。”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豪放》:“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傍。” 宋 蘇軾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詩:“蠶欲老,麥半黃,前山後山雨浪浪。”
(2).象聲詞。形容雨、水等流動的聲音。 清 卓發之 《裓園嫘史·無山堂》詩:“我看平若水,雲際聽浪浪。”
注雨
猶大雨;暴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小麥》引《氾勝之書》:“到榆莢時,注雨止,候土白背復鋤。”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芋》引《氾勝之書》:“二月注雨,可種芋。”
晴光
晴朗的日光或月光。 唐 杜審言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緑苹。”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郁達夫 《采石磯》:“呆著向窗外的晴光一望,他又拿起筆來伏下身去,在詩的前面填了‘秋夜’兩字,作了詩題。”
嫩黃
淺黃。 宋 王安石 《春風》詩:“日借嫩黃初著柳,雨催新緑稍歸田。” 李準 《參觀》:“這時正是農曆五月中旬天氣,小麥已經由嫩黃顏色變成耀眼金黃顏色。”
方仁淵名句,次韻答王簡修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