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收賢才,所得豈非真

沈遘送劉定下第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沈遘的《送劉定下第》

全文:
六科收賢才,所得豈非真
奈何如劉子,反爾棄若淪。
眾頗為我嗟,我斯自能信。
言也尚莫知,行之得無訒。
謝去不復顧,所重非吾身。
孝友且為政,況茲有民人。
廣陵昔富都,今已空殘甚。
行矣思自強,公卿皆子任。

沈遘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六科

(1). 唐 宋 時科舉取士的六種科目。 唐 六科為:明經、進士、秀才、明法、明書、明算。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 隋煬帝 改置明(經)、進(士)二科。國家因 隋 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並前為六科。” 宋 景德 天聖 時,其六科為:一、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二、博達墳典,明於教化;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四、詳明政理,可使從政;五、識洞韜略,運籌決勝;六、軍謀宏遠,材任邊寄。 紹興 年間,又以文章典雅、節操方正、法理該通、節用愛民、剛方豈弟、智勇絕倫為六科。參閱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制度·六科》。

(2). 明 清 官制設有六科給事中,簡稱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分察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事,糾其弊誤。

(3).謂谷、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芝麻六種農作物。《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不想遇著荒歉之年,六科未收。”

賢才

亦作“ 賢材 ”。才智出眾的人。《書·鹹有一德》:“仕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論語·子路》:“ 仲弓 為 季氏 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劉寶楠 正義:“賢才,謂才之賢者。”《晉書·劉弘傳》:“ 弘 乃給其田種糧食,擢其賢才,隨資敍用。”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忠言有壅而未達,賢材有抑而未用。”《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令戒飭官吏,網羅賢才,收恤都市貧民。” 章炳麟 《辨詩》:“至於哀窈窕,思賢材,言辭溫厚,而蹈厲之氣存焉。”

所得

指所獲得的東西

所得無幾

豈非

難道不是…?用於反問

豈非咄咄怪事?

沈遘名句,送劉定下第名句

詩詞推薦

六科收賢才,所得豈非真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