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呂憶王孫原文
粗衣淡飯且淹消。養性修真常自保。
貧富一般緣分了。任白髮不相饒。
但得個稚子山妻。我一世兒快活到老同卜兒下。
詩詞問答
問:仙呂憶王孫的作者是誰?答:鄭廷玉
問:仙呂憶王孫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仙呂憶王孫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問:鄭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鄭廷玉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冤家債主 楔子
參考注釋
粗衣淡飯
粗布衣服,平常飯食。形容生活儉樸。
淹消
謂消磨時日。 元 范康 《竹葉舟》第四折:“我吃的是千家飯化半瓢,我穿的是百納衣化一套,似這等麤衣澹飯且淹消。” 元 鄭廷玉 《金鳳釵》第二折:“我則愁醃日月沒柴沒米怎生熬,覓不的粗衣淡飯且淹消。”
養性
陶冶心性
真常
釋道用語。真實常住之意。《楞嚴經》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唐 呂岩 《敲爻歌》:“達聖道,顯真常,虎兕刀兵更不傷。”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夫釋道之書,以真常為性,以清浄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黃宗羲 《<翁元鎧禪師語錄>序》:“出其語録讀之,絶去枝蔓,獨露真常。”
一般
(1) 一樣,同樣
(2) 一種;一番
別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識
(4) 總體上;概括地
一般說來
緣分
機緣。某種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機會和可能
卻是除了老太太,別的也服侍不來,不曉得前世什麼緣分兒。——《紅樓夢》
白髮
白頭髮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相饒
(1).饒恕;寬容。 前蜀 牛嶠 《楊柳枝》詞之三:“橋北橋南千萬條,恨伊 張緒 不相饒。” 宋 朱熹 《春雪用韓昌黎韻同彭應之作》:“ 東皇 應好事,避舍亦相饒。”《再生緣》第七回:“小二魂飛雙膝跪,公子大叫乞相饒。”
(2).好言寬慰。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三:“怪異如此,救族不暇,何能致望於所不圖?此相饒耳。”
稚子
幼兒;小孩子
稚子繞膝
山妻
隱士之妻。 晉 皇甫謐 《高士傳·陳仲子》:“ 楚 相敦求,山妻了算,遂嫁雲蹤,鋤丁自竄。”後多用為自稱其妻的謙詞。 唐 李白 《贈範金卿》詩之一:“祇應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元 無名氏 《契約文字》第一折:“現如今山妻染病,更被他幼子牽纏。”《西遊記》第六一回:“ 牛王 道:‘扇子在我山妻處收著哩。’” 清 林則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之一:“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一世
(1).猶一代。《左傳·昭公元年》:“一世無道,國未艾也。”《戰國策·韓策三》:“ 昭釐侯 一世之明君也; 申不害 一世之賢士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夫 匈奴 難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盜侵驅,所以為業也。”《新唐書·郭子儀傳贊》:“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
(2).三十年。 漢 王充 《論衡·宣漢》:“ 孔子 所謂一世,三十年也。”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宋史·張詠傳》:“初, 詠 與 青州 傅霖 少同學。 霖 隱不仕, 詠 既顯,求 霖 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來謁。閽吏白 傅霖 請見, 詠 責之曰:‘ 傅先生 天下賢士,吾尚不得為友,汝何人,敢名之!’ 霖 笑曰:‘別子一世尚爾耶?是豈知世間有 傅霖 者乎?’”
(3).一生;一輩子。《史記·魏豹列傳》:“一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裴回悲生離,侷促老一世。”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三折:“我與你這把鑰匙,你一世兒吃不了。”《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這句話要問一個村姑蠢婦,那自然一世也莫想明白了。” 歐陽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場:“就是做一個安順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
(4).舉世;全天下。《莊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呂氏春秋·用民》:“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漢書·禮樂志》:“述舊禮,明王制,驅一世之民,濟之仁壽之域。” 宋 曾鞏 《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范君墓志銘》:“一世之棄,君獨從之;一世之慕,君獨違之。”
快活
高興,快樂
他是一個很快活的孩子
到老
(1).直到老年。 漢 焦贛 《易林·謙之損》:“常德自如,安坐無尤。幸入貴鄉,到老安榮。” 唐 杜荀鶴 《山中貽同志》詩:“到老如今日,無心愧古人。”
(2).謂直到最後。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白費了半天力氣,到老還是過不去江。”
卜兒
(1). 元 代戲曲里老娘或老婦人的俗稱。 宋 元 時“娘”字俗寫成左“女”右“卜”,進而省作“卜”。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一折:“卜兒云:‘孩兒也,便好道父母在堂,不可遠遊也。’” 元 無名氏 《玩江亭》第一折:“卜兒上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老身無甚事,且回後堂中去也。’” 清 焦循 《劇說》一:“末、旦、浄、醜之外,又有孤、倈兒、孛老、邦老、卜兒等目……《金線池》,搽旦扮卜兒;《秋胡戲妻》、《王粲登樓》,並老旦扮卜兒;《合汗衫》,浄扮卜兒;是扮卜兒者,無一定也……卜兒者,婦人之老者也。”
(2).妓母的俗稱。卜兒當即鴇兒的音轉。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二折:“卜兒哭上: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自家 宋引章 (妓女)的母親是也。” 元 劉庭信 《醉太平·走蘇卿》曲:“老卜兒接了鴉青紗。俊 蘇卿 受了金花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