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將軍阿桂奏報大兵攻克喇穆喇穆山樑及日則了口詩以志事》
全文:
色淜普克固可進,喇穆喇穆轉在後。
山樑上有賊戰碉,直進仍虞彼掣肘。
我兵相勢分營圍,而匪聚徒亦嚴守。
惟彼峰尖兩大碉,肋崖如削猿難走。
以故賊不甚堤防,得此斯為踞其首。
扼吭拊背則無難,搗虛抵隙或堪取。
分兵路路各進攻,別選精銳登峰嶁。
峭壁直上千仞高,以頂繼踵翼為手。
須臾遂克兩戰碉,賊眾盡殲無一漏。
其餘各碉雖力拒,我圍益堅魚在罶。
賊知難拒盡棄遁,我兵追戮多僵仆。
乘勝勇氣百倍增,並即克日則了口。
是役諸將皆用力,而海蘭察功最右。
相機取遜克爾宗,佇待捷音奏囊剖。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峭壁
陡峭的山崖
直上
(1).方位詞。上,上面。用於名物詞之後。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頭直上亂紛紛雪似篩,耳邊廂颯剌剌風又擺。” 元 李景賢 《劉行首》第二折:“我身穿著百衲袍,腰纏著碌簌絛。頭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絶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侯興 與渾家都搬將入去,直上去趕。”
千仞
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莊子·秋水》:“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 晉 司馬彪 《贈山濤》詩:“上凌青雲霓,下臨千仞谷。” 清 方文 《陳臥子子龍》詩:“惠心燭千仞,雄風扇八區。”
繼踵
(1).接踵,前後相接。《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論》:“及二人羈旅入 秦 ,繼踵取卿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自《七發》以下,作者繼踵。” 唐 胡曾 《詠史詩·五湖》:“不知 范蠡 乘舟後,更有功臣繼踵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如 李成 、 關仝 、 范寬 、 董源 之跡, 徐熙 、 黃筌 、 居寀 之蹤,前不籍師資,後無復繼踵者。” 聞一多 《冬夜評論一》:“他們喊道:‘詩壇空氣太沉寂了!’於是《冬夜》、《草兒》、《湖畔》、《蕙的風》、《雪朝》繼踵而出。”
(2).形容人多。《晏子春秋·雜下九》:“ 臨淄 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唐 皇甫湜 《編年紀傳論》:“自 漢 至今,代以更八,年幾歷千,其間賢人摩肩,史臣繼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