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協的《金精山》
全文:
多病厭凡垢,思欲求道真。
金精古福地,中有超世人。
駕言從之游,洗我千劫塵。
洞門無扃鎖,松竹四時春。
泉聲散風韻,珩佩若有聞。
九微何耀煜,百和方氤氳。
稽首願乞靈,縹緲如相親。
至妙非言說,蕭然清吾神。
大道本自然,一悟不在勤。
逍遙此岩下,當自觀其身。
參考注釋
扃鎖
亦作“ 扃鏁 ”。鎖閉。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語資》:“﹝ 寧王 ﹞忽見草中一櫃,扃鎖甚固。”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賈人妻》:“閲其家,豐儉得所,至於扃鏁之具,悉以付 立 。” 宋 黃庭堅 《送劉士彥赴福建轉運判官》詩:“中有寂寞人,靈府扃鎖牢。”
松竹
(1).松與竹。亦以喻節操堅貞。 南朝 梁元帝 《與劉智藏書》:“山間芳杜,自有松竹之娛;巖穴鳴琴,非無薜蘿之致。”《南史·張沖傳》:“ 房長渝 謂 孜 曰:‘前使君忠實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盜而死遂求殺盜者而為之妻或責其失貞行之節不伏》:“ 辛氏 姑務雪寃,靡思違禮。勵釋憾之志,將殄雚蒲;蓄許嫁之心,則乖松竹。”
(2).喻節操堅貞的賢人。《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潛魚擇淵,高鳥候柯;赫赫三雄,並迴乾軸,競收杞梓,爭采松竹。” 呂向 註:“松竹,貞堅也,並比於賢人也。”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孫協名句,金精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