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三賢堂用高啟韻》
全文:
宣帝昔言治,惟二千石賢。
承上而接下,有惠賴布傳。
唐時循吏傳,非不累牘連。
於蘇以三稱,能起民瘼痊。
京兆性高潔,五字如神仙。
樂天不治治,鳶飛魚躍川。
夢得課政最,笑傲華峰蓮。
三賢率同轍,豈因簿書牽。
季迪作詩頌,亦可觀其年。
今複數百載,望之若雲煙。
長吏何日無,艱哉別媸妍。
日計與月計,漢詔披書筵。
睪然興遐思,遂以賡其篇。
參考注釋
民瘼
民眾的疾苦。語本《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謡。”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雲,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髮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
乾隆名句,三賢堂用高啟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