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去坡又七百載,兩賢高躅誠宜錄

乾隆題林逋蘇軾詩帖疊舊作韻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林逋蘇軾詩帖疊舊作韻》

全文:
先生昔隱孤山曲,結廬愛就深林綠。
廿年足不及城市,欬唾皆成珠與玉。
晦跡不欲名一時,況後世乎識超俗。
幸哉五首留世間,片羽吉光霄漢燭。
東坡見詩如見翁,五字長言猶不足。
三百餘篇雖在世,知音誰辨絲與肉。
今去坡又七百載,兩賢高躅誠宜錄
西湖上讀西湖詩,橫琴似奏水仙曲。
謾說吳人不好事,祠堂有梅復有竹。
和詩還擬問髯仙,誰競春蘭笑秋菊。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七百

《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後用“七百”稱頌封建王朝運祚綿長。 南朝 梁 沉約 《梁明堂登歌·歌赤帝》:“匪惟七百,無絶終始。”《南齊書·鬱林王紀》:“三靈之眷方永,七百之基永固。”《隋書·音樂志下》:“開我皇業,七百同盛。”

高躅

(1).崇高的品行。《晉書·隱逸傳贊》:“確乎羣士,超然絶俗,養粹巖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唐 顏真卿 《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體渾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 明 李東陽 《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其他名師碩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蓋亦多矣。”

(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宋 蘇舜欽 《送安素處士高文悅》詩:“近臣上薦書,天子渴高躅。”

(3).指歸隱。 唐 盧綸 《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唯當俟高躅,歸止共抽簪。”《太平廣記》卷七五引 唐 張讀 《宣室志·王先生》:“有 弘農 楊晦之 ,自 長安 東遊 吳 楚 。行至 烏江 ,聞先主高躅,就門往謁。”

(4).健步。

(5).比喻雄健豪邁的藝術風格。 唐 竇臮 《述書賦》:“高躅莫究其涯,雄風於焉已扇。”

(6).比喻藝術風格雄健豪邁的詩文作品。

乾隆名句,題林逋蘇軾詩帖疊舊作韻名句

詩詞推薦

今去坡又七百載,兩賢高躅誠宜錄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