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鹹稱百穀王,虎門東下接重洋

文星瑞率舟師出虎門捕盜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文星瑞的《率舟師出虎門捕盜》

全文:
此地鹹稱百穀王,虎門東下接重洋
地窮炎徼千峰赭,天混諸蠻一氣蒼。
夜靜魚龍驚鼓角,風高鳧雁送帆檣。
微軀敢惜垂堂戒,要剪萑苻靖一方。

文星瑞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百穀王

指江海。百穀之水必趨江海,故稱。《老子》:“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蔣琛》:“自憐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穀王。”

虎門

(1).古代王宮的路寢門。《周禮·地官·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 鄭玄 註:“虎門,路寢門也。王日視朝於路寢,門外畫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傳·昭公十年》:“ 子良 曰:‘先得公, 陳 鮑 焉往?’遂伐虎門。”

(2).國子學的別稱。《周禮·地官·師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國子……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凡國之貴遊子弟學焉。”後世遂以虎門之左為國子學所在地,而以“虎門”為國子學的別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明寺》:“ 子才 洽聞博見,無所不通,軍國制度,罔不訪及。自王室不靖,虎門業廢。”《魏書·劉芳傳》:“ 蔡氏 《勸學篇》云:‘ 周 之師氏居虎門左,敷陳六藝,以教國子。’今之祭酒,即 周 師氏。” 章炳麟 《原儒》:“局之類名,蹴鞠弋道近射,歷譜近數,調律近樂,猶虎門之儒所事也。”按, 清 孫詒讓 曰:師氏教國子於國小,在王宮南之左(即皋門內之左也)。其居虎門左司王朝,則專據朝位言之,不涉教學之事。如 孫 說,則以虎門為國子學者,誤。參閱《周禮·地官·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 清 孫詒讓 正義。

(3).地名。一曰 虎頭門 。在 廣東省 東莞市 西南,扼 珠江 出海之口,東有 大虎山 ,西有 小虎山 ,兩山相對如門,故名。 中 外船舶之入 廣州 者,必由 香港 入 珠江 ,經 虎門 ,始達 廣州 。 清 道光 年間, 林則徐 曾在此焚毀鴉片,並痛擊 英國 侵略軍。

東下

(1).東行。我國地勢西北方高,東南方低,故習慣稱東行為東下,與西上相對。《史記·淮陰侯列傳》:“ 常山王 背 項王 ,奉 項嬰 頭而竄,逃歸於 漢王 。 漢王 借兵而東下,殺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曹操 自 江陵 將順 江 東下。” 清 吳偉業 《過錦樹林玉京道人墓》詩序:“久之,有聞其復東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

(2).謂向東攻克。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見 高陽 酒徒起草中,長揖 山 東隆準公……東下 齊 城七十二,指揮 楚 漢 如旋蓬。”

重洋

一重重的海洋

遠涉重洋

文星瑞名句,率舟師出虎門捕盜名句

詩詞推薦

  • 次皇甫登興化水亭韻

    彭汝礪宋代〕簿領終朝困蒸暑,危亭一息得微涼。草迷幽徑迴環綠,花落滄波在處香。永夜鶴聲雙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平生
  • 窮冬征途觸目省身

    曾豐宋代〕青陽用事到玄冥,萬匯營營幸歲成。霜雪不仁偏嗜殺,松筠有道善含生。巢居凍鵲常高遁,血食飢鷹輒下爭。自反
  • 贈蘇明府

    李頎唐代〕蘇君年幾許,狀貌如玉童。採藥傍梁宋,共言隨日翁。常辭小縣宰,一往東山東。不復有家室,悠悠人世中。子孫
  • 遣瘧鬼

    李昱元代〕汝本顓頊子,變化逃其形。胡不肖厥祖,騎龍升帝青。而為瘧鬼徒,屑屑居滄溟。復遊人間世,所在行威靈。舌光
  • 陳治父送至峽山留別

    李雲龍明代〕深碧軒邊水盪雲,振衣亭外大江分。對君正羨山居樂,何事看山又別君。
  • 王文恭公輓詞二首

    黃庭堅宋代〕先皇憑玉幾,末命寄元勛。賓日行黃道,攀髯上白雲。四時成歲律,五色補天文。不謂堂堂去,今為馬鬣墳。
    此地鹹稱百穀王,虎門東下接重洋 詩詞名句
  • 灞橋寄內二首·其二

    王士禎清代〕太華終南萬里遙,西來無處不魂銷。閨中若問金錢卜,秋雨秋風過灞橋。
  • 蒙詔書獎諭寄呈王介甫相公

    金君卿宋代〕鳳口銜書出九重,帝王親賜紫泥封。神光下燭將飛劍,真賞重鳴既啞鍾。砥礪若為酬睿睠,驅馳何敢嘆塵蹤。仙翁
  • 病思

    陸游宋代〕窗扉寂寂秋將晚,燈火昏昏夜向闌。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心地本來寬。
    此地鹹稱百穀王,虎門東下接重洋 詩詞名句
  • 即事

    陸游宋代〕草衣木食更何求,穴處巢居過即休。尚恨未能全省事,一竿風月釣滄洲。
    此地鹹稱百穀王,虎門東下接重洋 詩詞名句
此地鹹稱百穀王,虎門東下接重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