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色真色目止觀,其香真香鼻靜娛

乾隆鄧尉香雪海歌三疊舊作韻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鄧尉香雪海歌三疊舊作韻》

全文:
吾家山信誰家吾,輿圖府志難考初。
安名立字各阿好,咄哉史氏多傳誣。
姑胥省方已三度,春風又拂鑾旂舒。
尋山問水乃餘事,觀民設教有正模。
雖然詎可負清暇,鄧尉一帶旄騎紆。
訂訛甄異弗重藉,昔詩屢具茲遵途。
化人寺亦仍小憩,至理村旋發前趨。
不舟而泛香雪海,較之牙檣樂有餘。
其色真色目止觀,其香真香鼻靜娛
似置滕六於太湖,配藜旁魄無同殊。
筆規墨寫勢欲輸,蘭薰檀爇庸更需。
清淺水復黃昏月,於何浮動致影疏。
那更遠憶大庾大,了知近勝孤山孤。
前三後三薈光福,千秋萬歲薌句吳。
千秋萬歲薌句吳,笑我疊韻無已夫。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色目

(1).種類名目。 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本判官及諸州刺史名銜,並所收色目,謹具如後。” 宋 陸游 《監丞周公墓志銘》:“邑賦色目極繁,以入償出,不足者猶四萬緡,率苛征預借,苟逭吏責。”《清史稿·選舉志一》:“生員色目,曰廩膳生、增廣生、附生。”

(2).人品;身份。 唐 蔣防 《霍小玉傳》:“有一仙人,謫在下界,不邀財貨,但慕風流,如此色目,共 十郎 相當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民俗》:“其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時虞候聲諾,來尋這箇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3).即榜花。科舉時代廷試及第中姓氏稀僻者。 宋 錢易 《南部新書》丙:“ 大中 以來,禮部放榜,歲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謂之色目人,亦謂之榜花。”

(4).作色而視。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昔 蕭英 、 劉六符 來, 仁宗 命二府置酒殿廬與語。 英 頗泄其情, 六符 色目之。 英 歸,竟以此得罪。”

(5).角色行當。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下》:“蓋旦之色目,自 宋 已有之而未盛,至 元 雜劇多用妓樂,而變態紛紛矣。”

(6). 元 代稱 欽察 、 回回 、 唐兀 、 斡羅思 等外族諸姓為色目,地位次於 蒙古 ,優於漢人。《元史·選舉志一》:“ 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漢人、南人作一榜。”

止觀

(1).停下來觀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宋王 與 齊 仇也,築 武宮 。謳 癸 倡,行者止觀,築者不倦。”

(2).佛教修行法門之一。“止”為梵文(奢摩他)的意譯,意為掃除妄念,專心一境;“觀”為梵文(毗缽舍那)的意譯,意為在“止”的基礎上發生智慧,辨清事理。佛教主張通過“止觀”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 中國 佛教天台宗創始人 智顗 著有《摩訶止觀》、《童蒙止觀》等書。《法苑珠林》卷一○一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 齊 鄴 西 龍山 雲門寺 釋 僧稠 姓 孫 ,元出 昌黎 ……初從 道房禪師 受習止觀。” 唐 杜甫 《別李秘書始興寺所居》詩:“重聞西方《止觀經》,老身古寺風泠泠。”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夫 思大 乃 天台 智者,本師親受三種《止觀》。”

真香

見“ 真香茗 ”。

乾隆名句,鄧尉香雪海歌三疊舊作韻名句

詩詞推薦

其色真色目止觀,其香真香鼻靜娛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