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蠡勺亭觀海》
全文:
登高丘而望遠海,坐見萬里之波濤。
長天寥廓雲景異,春陰偃蹇魚龍高。
怒潮乘風立千丈,虎蛟水兕紛騰逃。
群靈潛結萬蜃氣,一痕未沒三山椒。
須臾勢盡潮亦止,波淡天清靜如綺。
菱苔沉綠紛塘坳,螺蚌搖光散沙汭。
參差島嶼羅殊域,紛如星宿秋天裡。
擊我劍,聽君歌,有酒不飲當奈何。
日主祠前水蕭瑟,仙人台上雲嵯峨。
羨門高誓不可見,秦皇漢武空經過。
祗今指顧傷懷抱,黃腄㡉瓶盡荒草。
人生快意無幾時,明鏡朱顏豈長好。
吾將避世女姑山,不然垂釣蜉蝣島。
參考注釋
長天
(1).遼闊的天空。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元 白樸 《喬木查·對景》套曲:“長天雁字斜,秋香次第開徹。” 清 龔自珍 《點絳唇》詞:“目送飛鴻,影入長天滅。” 魯迅 《集外集·<無題>詩》:“大野多鉤棘,長天列戰雲。”
(2).猶終日、整天。 艾蕪 《流離》:“長天大日頭曬著,沒有水喝,沒有飯吃,晚上還要雙手捆在背後。”
寥廓
(1).空曠深遠。《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洪興祖 補註引 顏師古 曰:“寥廓,廣遠也。” 唐 韋應物 《仙人祠》詩:“蒼岑古仙子,清廟閟華容。千載去寥廓,白雲遺舊蹤。” 宋 周邦彥 《一寸金·江路》詞:“疏林外,一點炊煙,渡口參差正寥廓。” 陳雲龍 集註:“寥廓,幽遠也。”
(2).遼闊的天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觀者未覩指,聽者未聞音,猶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羅者猶視乎藪澤,悲夫!” 顏師古 註:“寥廓,天上寬廣之處。” 宋 楊萬里 《筠庵》詩:“故老談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隨身無長物,止跨一隻鶴。” 清 方文 《亂後過姑蘇驛》詩:“月明雙雁翔寥廓,羨爾能飛脫網羅。”
(3).冷清;冷落。 漢 陸賈 《新語·慎微》:“當世不蒙其功,後代不見其才,君傾而不扶,國危而不持,寂寞而無隣,寥廓而獨寐,可謂避世,非謂懷道者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聲罕聞。” 清 鈕琇 《觚賸·貞白樓詩》:“﹝ 易庵 《貞白樓詩》﹞:‘風霜頗威厲,敗葉走階幾,我庭日寥廓,一望盡披靡。’” 吳組緗 《一千八百擔》一:“雨點打在上面,淅淅颯颯地響,襯托得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虛。 漢 焦贛 《易林·小畜之泰》:“天門開闢,牢戶寥廓,桎梏解脫,拘囚縱釋。” 晉 陸機 《嘆逝賦》:“或冥邈而既盡,或寥廓而僅半。” 唐 李白 《志公畫贊》詩:“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虛空其心,寥廓無主。”
(5).指虛無之境。 前蜀 韋莊 《悼楊氏妓琴弦》詩:“魂歸寥廓魄歸煙,只住人間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贈李士雲》詩:“佳哉子能圖,可以慰寂寞。相與驗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謂宇宙的元氣狀態。《素問·天元紀大論》:“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李善 註:“寥廓忽荒,元氣未分之貌也。” 晉 潘岳 《西征賦》:“ 潘子 憑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7).寬宏豁達。《漢書·鄒陽傳》:“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 顏師古 註:“寥廓,遠大之度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四》:“今見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詩:“ 鄒子 何寥廓,謾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語遠,端亮者語壯。”
雲景
(1).雲和日。《漢書·禮樂志》:“﹝《安世房中歌》:﹞芬樹羽林,雲景杳冥。” 顏師古 註:“言所樹羽葆,其盛若林,芬然眾多,仰視高遠,如雲日之杳冥也。”《雲笈七籤》卷九八:“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雲景轅,指雲車和日車。
(2).雲的景色。 金 元好問 《跋紫微劉尊師所畫山水秋江待渡》詩:“筆頭雲景性中天,誰似仙舟有靜緣。”
雲的影翳。 南朝 齊 謝朓 《奉和隨王殿下》之三:“時惟清夏始,雲景曖含芳。月陰洞野色,日華麗池光。”
春陰
(1).春季天陰時空中的陰氣。 南朝 梁簡文帝 《侍游新亭應令詩》:“沙文浪中積,春陰江上來。” 宋 陳與義 《寓居劉倉廨中晚步過鄭倉台上》詩:“世事紛紛人易老,春陰漠漠絮飛遲。”
(2).指春季陰天。 魯迅 《彷徨·長明燈》:“春陰的下午, 吉光屯 唯一的茶館子裡的空氣又有些緊張了。”
(3).春日的時光。 唐 鄭谷 《水軒》詩:“楊花滿牀席,搔首度春陰。”
(4).春日花木的蔭翳。 唐 杜甫 《假山》詩:“慈竹春陰覆,香爐曉勢分。” 元 虞集 《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詩:“宮樹春陰合,霓旌拂曙來。”
偃蹇
(1) 高聳
(2) 驕橫;傲慢
懼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他就得意的了不得,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去驕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 困頓;窘迫
叔寶道:“小弟當時偃蹇。——《隋唐演義》
(4) 形容委曲婉轉的樣子
魚龍
(1).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周禮·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 鄭玄 註:“魚龍之屬。”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贄 《環陽樓晚眺得碁字》詩:“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飢。” 清 吳偉業 《黃河》詩:“白浪日崔嵬,魚龍亦壯哉。”
(2).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亦為該項百戲雜耍名。《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牴之戲以觀視之。” 顏師古 註:“魚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於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潄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於庭,炫燿日光。” 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百戲騁魚龍,千門壯宮殿。” 宋 蘇軾 《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魚龍絶伎來千里,斑白遺民數四朝。”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我還得經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動物名。外形像魚,生於海洋。四肢槳狀,適於游泳。眼大。嘴長,牙齒尖銳,肉食。卵胎生。於侏羅紀最繁盛。
王士禎名句,蠡勺亭觀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