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漢玉赤刀歌》
全文:
出匣寶氣騰蔥鬱,秋水一灣落霞拂。
遊刃恢恢豈少𠜾,疑有丁甲相呵㗵。
蟠虬之而晁采蔚,當年西序橫陳物。
介紹大訓連朱芾,姬室文明此黼黻,遐思成康不可迄。
參考注釋
介紹
(1) 溝通使雙方相識或發生聯繫
用詳細描述來介紹他的研究
(2) 引入;推薦
介紹新的工作方法
(3) 使了解
介紹試點的經驗
大訓
先王聖哲的教言。《書·顧命》:“嗣守 文 武 大訓,無敢昏逾。” 孔 傳:“言奉順繼守 文 武 大教,無敢昏亂逾越。”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恪慎厥躬,祗勤於大訓。” 明 宋濂 《送晉王傅李君思迪之官》詩序:“日以法言大訓陳於前,俾王為哲王,斯民為 唐 虞 之民。” 清 龔自珍 《語錄》:“凡 老氏 之大訓九:曰虛、曰柔、曰默、曰靜、曰退、曰守、曰慈、曰嗇。”
朱芾
紅色蔽膝。古代禮服上的一種裝飾物,縫於長衣之前。《詩·小雅·斯乾》:“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鄭玄 箋:“芾者,天子純朱,諸侯黃朱。室家,一家之內, 宣王 所生之子,或其為諸侯,或其為天子,皆將佩朱芾煌煌然。” 明 陸采 《懷香記·奉詔班師》:“彤庭納禮誠丕赫,宜家慶朱芾。”
文明
(1) 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2) 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
(3) 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文明戲
(4) 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黼黻
(1).泛指禮服上所繡的華美花紋。《晏子春秋·諫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繡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 宋 葉適 《故寶謨閣趙公墓志銘》:“黼黻為章,宮徵成音,經綜緯錯,其行欽欽。” 清 黃鷟來 《雜詩》之二:“燦燦黼黻裳,乃出寒女治。”
(2).繡有華美花紋的禮服。《淮南子·說林訓》:“黼黻之美,在於杼軸。” 高誘 註:“白與黑為黼,青與赤為黻,皆文衣也。”多指帝王和高官所穿之服。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六》:“天子負黼黻,襲翠被。”《後漢書·張衡傳》:“士或解短褐而襲黼黻,或委臿築而據文軒者,度德拜爵,量績受祿也。”
(3).借指爵祿。 唐 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雅尚沖漠,脫落人事,鼎鐘黼黻,罔汩其志。” 唐 錢起 《寄任山人》詩:“天階崇黼黻,世路有趨競。” 茗蓀 《地方自治博議》:“天子無獨斷之力,民間有參政之權,袞冕黼黻,悉不足以炫燿。”
(4).使華美。 唐 柳宗元 《<非國語>跋》:“以彼庸蔽奇怪之語,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後世之耳目。”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九月桃花記》:“桃李不借力於東風,而春色必叨榮於桃李,籍以增輝萬物,黼黻河山也。”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上》:“亦復黼黻河漢,藻飾川岳。”
(5).借指辭藻,華美的文辭。《北齊書·文苑傳序》:“其有帝資懸解,天縱多能,摛黼黻於生知,問珪璋於先覺。”
(6).指修飾文辭。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黼黻其辭,雲蒸而電激。” 明 宋濂 《<郭考功文集>序》:“文學侍從之臣,亦皆博習經藝,彰露文綵,足以……攄其獻替贊襄之益,致其黼黻藻會之盛。”
(7).謂輔佐。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黼黻帝躬,以臨下民。”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米芾 ﹞困於資格,不幸一旦死,不得潤色帝猷,黼黻王度。” 清 黃遵憲 《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詩:“黼黻承平時,無賢幸無奸。”
遐思
長遠的思念或指逾時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遐思冥想
成康
周成王 與 周康王 的並稱。史稱其時天下安寧,刑措不用,故用以稱至治之世。《詩·周頌·執競》:“不顯 成 康 ,上帝是皇。”《漢書·景帝紀贊》:“ 周 雲 成 康 , 漢 言 文 景 ,美矣。” 元 揭傒斯 《奎章閣賀表》:“惟上有 成 康 之君,下有 周 召 之臣。”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乾隆名句,漢玉赤刀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