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方子京的《鑑湖風月》
全文:
賀仙歸去隱滄浪,萬頃晴波一鏡光。
龍瑞尚存古時跡,鴻禧猶帶晉餘芳。
兩堤楊柳三更影,千樹芙蕖五月涼。
後數百年無問處,雲山煙水共蒼茫。
參考注釋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滄浪
(1).古水名。有 漢水 、 漢水 之別流、 漢水 之下流、 夏水 諸說。《書·禹貢》:“ 嶓冢 導 漾 ,東流為 漢 。又東為 滄浪 之水。” 孔 傳:“別流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夏水》:“ 劉澄之 著《永初山川記》云:‘ 夏水 ,古文以為 滄浪 ,漁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詞序:“余久客古 沔 , 滄浪 之煙雨, 鸚鵡 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
(2).青蒼色。多指水色。《文選·陸機<塘上行>》:“發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泉。” 李善 註:“ 孟子 曰:‘滄浪之水清。’滄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窣祿勤那國》:“水色滄浪,波濤浩汗。”《呂氏春秋·審時》“後時者,弱苗而穗蒼狼” 清 畢沅 輯校:“蒼狼,青色也。在竹曰‘蒼筤’,在天曰‘倉浪’,在水曰‘滄浪’。”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一棹滄浪水,一行行淡煙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蒼色的水。 唐 韓愈 《合江亭》詩:“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題台江別意餞顧存信歸番禺》詩:“滄浪浩蕩杳難期,此別重逢又幾時。”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 華碩宣 ﹞《湖上》云:‘忽驚鷗鷺起,漁笛響滄浪。’”亦借指青蒼的天空。 唐 寒山 《詩》之五九:“天高不可問,鷦鵊在滄浪。”
(4).形容頭髮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鬢之什》:“遶鬢滄浪有幾莖,珥貂相問夕郎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關河 泱漭連兵氣,齒髮滄浪寄病身。”
(5).《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後遂以“滄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孺子‘滄浪’,亦有全曲。”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君節誠不虧,鼓枻歌‘滄浪’。”
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 宋 楊萬里 《過金沙洋望小海》詩:“須臾滿眼賈胡舩,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願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 艾青 《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著萬頃波濤。”
晴波
陽光下的水波。 唐 楊炯 《浮漚賦》:“狀若初蓮出浦,映晴波而未開。” 唐 陸龜蒙 《和龔美重玄寺雙矮檜》:“更憶早秋登 北固 ,海門蒼翠出晴波。”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晴波滑笏之狀,如在目前。”
一鏡
(1).比喻言行可以借鑑得失的賢士。 唐 吳兢 《貞觀政要·任賢》:“ 太宗 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 魏徵 殂逝,遂亡一鏡矣!’” 唐 崔道融 《悲李拾遺》詩之一:“行朝半夜煙塵起,曉殿吁嗟一鏡沉。”
(2).指象一面明鏡的平水。 唐 劉長卿 《舊井》詩:“舊井依舊城,寒水深洞徹,下看百餘尺,一鏡光不滅。” 唐 錢起 《賦得餘冰》詩:“曉日餘冰上,春池一鏡明。” 明 陳藎卿 《讌賞·徐王孫惺予邀泛莫愁湖看蓮》曲:“拿舟深入水雲鄉,盪破湖心一鏡光。”
(3).喻有如明鏡的月亮。 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映物連珠斷,緣空一鏡升。” 明 梁辰魚 《傷逝·詠時序悼亡》曲:“長空一鏡輝萬里,全無一點纖翳。”
方子京名句,鑑湖風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