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晴定(七月初三日)》
全文:
才過立秋晴雨驗,又逾秋月朔翼辰。
所幸三日快晴定,稽首天實愛斯民。
似此時暘以半月,庶幾萬寶豐登囷。
繼而自責言之滿,去年處暑詩翻新。
農占豈不曾協吉,後頗過度為潦頻。
關內外田期穫者,十分減至將八分。
三朝吉兆詎敢信,兩月期遠憂猶真。
卓午絮片散以盡,樹頭爽籟吹來紛。
鬱郁百慮並雲淨,不敢言慰惟增寅。
參考注釋
卓午
正午。 唐 李白 《戲贈杜甫》詩:“ 飯顆山 頭逢 杜甫 ,頭戴笠子日卓午。”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今日時當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書信來。” 清 龔自珍 《偽鼎行》:“卓午不受日,當夜不受月與星。” 陳毅 《棗園曲》:“先生雅量多風趣,常巾履蕭然酣睡,直過卓午。”
絮片
絮狀沉澱物的小薄片
樹頭
樹幹以上的部分。 唐 韓偓 《殘春旅舍》詩:“樹頭蜂抱花鬚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宋 梅堯臣 《和公儀龍圖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見桃花著樹頭。” 宋 楊萬里 《病中感秋》詩:“病中一別祇三秋,況見西風在樹頭。”
爽籟
(1).參差不齊的簫管聲。一說清風激物之聲。《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虛牝。” 李善 註:“《爾雅》曰:‘爽,差也。’簫管非一,故言爽焉……夫簫管參差,宮商異律,故有長短高下,萬殊之聲。” 劉良 註:“爽,清也。籟,風激物之聲也。”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2).指簫管一類的樂器。 明 楊慎 《涪江泛舟》詩:“爽籟金懸奏,遙峯翠積氛。”
(3).指清風。 宋 蘇舜欽 《依韻和伯鎮中秋見月九日遇雨之作》:“最憐小雨灑疎竹,爽籟颯颯吹醉顋。”
乾隆名句,晴定(七月初三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