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已能驚俗眼,神仙須合隱浮丘

劉誼游曾公岩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誼的《游曾公岩》

全文:
尋得新岩冠一州,使君從此作鰲頭。
千年草莽埋幽致,今日衣冠成勝游。
洞穴已能驚俗眼,神仙須合隱浮丘
主人將為商霖起,還許微官卜築不。

劉誼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誼洞穴已能驚俗眼,神仙須合隱浮丘書法作品欣賞
洞穴已能驚俗眼,神仙須合隱浮丘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洞穴

(1) 在土中、在峭壁上或在小丘里挖出來的空間,尤指有洞口通到地表面的天然地下室

(2) 往往指較大的或範圍不定的地下洞

(3) 山洞的深處

俗眼

(1).淺薄勢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2).借指淺薄、勢利的庸俗人。 宋 梅堯臣 《吳沖卿鼓契》詩:“時移世異不改易,俗眼厭舊君前非。” 清 黃景仁 《題可堂印譜》:“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

(3).塵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4).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愛上了物理學,開始用他那對敏銳、機靈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神仙

(1) 神話中指能力非凡、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梅花嶺記》

(2) 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須合

應當,應該。 宋 范仲淹 《奏議尹洙轉官》:“如須合進擢,即今將入夏,邊上無事,且乞召 尹洙 赴闕,令條奏邊事,觀其陳述可采,即與改職。” 宋 曾鞏 《申中書乞不看詳會要狀》:“某若依限修進,不惟須合考求首尾,參詳得失,仍更並須檢尋文字,照據其間,恐合更有更改損益。”

浮丘

(1).即 浮丘公 。《文選·郭璞<遊仙詩>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李善 注引《列仙傳》:“ 浮丘公 接 王子喬 以上 嵩高山 。” 唐 李白 《鳳笙篇》:“莫學吹笙 王子晉 ,一遇 浮丘 斷不還。” 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見寄》詩:“何時得把 浮丘 袖?白日將昇第九天。” 宋 司馬光 《遊仙曲》之二:“何時得接 浮丘 袂,滄海橫飛萬餘里。”參見“ 浮丘公 ”。

(2).複姓。 漢 有 浮丘伯 。見《漢書·儒林傳·申公》。

劉誼名句,游曾公岩名句

詩詞推薦

洞穴已能驚俗眼,神仙須合隱浮丘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