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頌的《送趙君權中歸福唐兼呈陳季中》
全文:
趙子抱經術,儒林挺孤秀。
策足入上庠,高誼諸生右。
秋闈再程文,懷寶不見售。
京師首善地,翹然俊賢囿。
朝廷舉新詔,多士四方走。
主司搜擇艱,有如羿張彀。
小善或不遺,寧當舍良茂。
豈非繩準高,刀尺下難就。
得喪不在己,自信非我疚。
歲窮感親心,倚門方遠候。
都亭謝知己,飄飄拂歸袖。
樂彼閩中幽,里中賢友舊。
且復從其游,行義益充厚。
道存貴有用,獨善古所陋。
明時無滯才,子行當勉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且復
猶言姑且再。《莊子·應帝王》:“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相之。”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還其私。” 宋 陸游 《十月八日九日連夕雷雨》詩:“牽蘿且復補茅屋,飯豆何妨羹芋魁。” 明 劉基 《劉宗文菜窩遣興》詩:“且復擷其蔬,獨酌慰衰晚。”
行義
躬行仁義。 漢 劉向 《說苑·指武》:“縱馬 華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聞者鹹謂 武王 行義於天下,豈不大哉。”《後漢書·魯恭傳》:“今邊境無事,宜當修仁行義,尚於無為,令家給人足,安業樂產。”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老鄉,你一行義,可真幾乎把我的飯碗敲碎了。”
(1).品行,道義。《荀子·禮論》:“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史記·酷吏列傳》:“始 湯 ( 張湯 )為小吏時,與錢通。及 湯 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責 湯 行義過失,亦有烈士風。” 清 袁枚 《新齊諧·陳聖濤遇狐》:“喜君行義甚高,開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歷,事跡。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九:“予即愛其( 韋應物 )詩,因考次其平生行義官閥,皆有憑藉始終,可概見如此。” 清 曾國藩 《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謹具歷官行義,牒付史館,俾傳循吏者采覽焉。”
蘇頌名句,送趙君權中歸福唐兼呈陳季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