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全文:
百病侵形骸,漸老同破屋。
中有一寸空,能用輻與轂。
忽如丹砂走,不受凡火伏。
前瞻已不遠,後躡愈難逐。
將炊甑中飯,未悟窗下燭。
聰明役聲形,口腹嗜魚肉。
塵泥翳泉井,荊棘敗禾粟。
未知按妙指,漫欲理絲竹。
廬山多名緇,過客禮白足。
達觀等存亡,世俗強歌哭。
確然金石心,不畏蚊蚋觸。
順忍為裳衣,供施謝榮祿。
真人我自有,渡海笑徐福。
眾皆指庸庸,自顧非碌碌。
愧君詩意厚,桃李報瓊玉。
舉網羅眾禽,有獲非一目。
喧啾定無用,要自取黃鵠。
君看大方家,慎勿留一曲。
參考注釋
確然
(1).剛強;堅定。《易·繫辭下》:“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韓康伯 註:“確,剛貌也。”《漢書·師丹傳》:“關內侯 師丹 端誠於國,不顧患難,執忠節,據聖法,分明尊卑之制,確然有柱石之固。”《宋書·良吏傳·陸徽》:“確然守志,不求聞達。”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大臣有不預立皇子者,陰進廢立之計,惟宰相 韓琦 確然不變。”
(2).信實;正確。 宋 張淏 《雲谷雜記·宰予之枉》:“索隱古史,謂為 闞止 ,然無確然之證,終不能袪人之疑,而破人之惑也。”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編綜前論,則雕本肇自 隋 時,行於 唐 世,擴於 五代 ,精於 宋 人,此余參酌諸家,確然可信者也。” 清 魏源 《籌海篇四》:“乃是歲鴉片價銀反出口二千二百萬元,計銷鴉片四萬箱,此數之確然可考者。”
石心
(1).石的中心。 漢 王充 《論衡·自紀》:“玉色剖於石心,珠光出於魚腹。”
(2).喻指堅定的意志。《晉書·隱逸傳·夏統》:“﹝ 賈充 ﹞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繞其船三匝, 統 危坐如故,若無所聞。 充 等各散曰:‘此 吳 兒,是木人石心也。’” 唐 皮日休 《桃花賦》序:“余嘗慕 宋廣平 之為相貞姿勁質,剛態毅狀,疑其鐵腸石心,不解吐婉媚辭。” 宋 蘇軾 《謝失覺察妖賊放罪表》:“布衣蔬食,或未死於飢寒;石心木腸,誓不忘於忠義。” 清 徐芳 《冬日宿淨土岩》詩:“朝來石室開,暮來石室閉。中有石心人,自寒不由歲。”
蚊蚋
亦作“螡蚋”。1.蚊子。 唐 項斯 《遙裝夜》詩:“蚊蚋已生團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 清 唐孫華 《秋雨不止書悶》詩:“梧竹清有聲,螡蚋跡如掃。”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六章:“這支七個人組成的小分隊,在草叢裡忍受著密密的蚊蚋的侵襲,直到凌晨三點多鐘,還不見敵人的影子。”
(2).比喻壞人。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頓三州之地,蚊蚋蟻蟲之聚,感兇竪喣濡飲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為帥。”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通稱》:“蚊蚋亦名白鳥。 杜 寄 劉峽州 云:‘江湖多白鳥,天地有青蠅。’ 杜修可 云:‘……﹝白鳥﹞一謂蚊虻也,以譬小人。’”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人人只知道‘時乖命蹇’,那知生活的帳子裡有巨大的毒蟲以至於蚊蚋,爭相吸取他們的精血呢?”
蘇轍名句,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