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岑參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岑參的《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全文:
輪台城頭夜吹角,輪台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岑參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岑參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書法作品欣賞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亞相

(1).指官位次於丞相的大臣。《南史·張邵傳》:“ 劉毅 位居亞相,好士愛才。”

(2).指繼先人而居相位的人。 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詩:“ 漢 道中興盛, 韋 經亞相傳。” 仇兆鰲 註:“ 韋賢 少子 玄成 ,復以明經為相,故曰亞相。”

(3).御史大夫的別稱。 秦 漢 時,御史大夫為丞相之副,丞相缺人,常以之遞升,故 唐 以後有此別稱。 唐 顏真卿 《讓憲部尚書表》:“陛下御極,又録臣無功,寵以非次,常伯、亞相,一時猥集。” 唐 白居易 《李昌元可兼御史大夫制》:“亞相之秩,威重寵崇。”參見“ 亞台 ”。

勤王

(1) 盡力於王事

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晉書·謝安傳》

勤王之事

(2) 臣下發兵救援地位岌岌可危的主子

德祐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宋史·文天祥傳》

火速勤王

甘苦

(1) 甜味與苦味。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惡劣的境遇

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史記·燕召公世家》

一根紅線貫穿,顆顆紅心相連,大家同呼吸,共甘苦。——《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

(2) 在工作或經歷中體會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

其中甘苦,唯我自知

沒有教過書,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飽嘗甘苦

主靜

宋 明 理學家的道德修養方法。淵源於古代儒家(《禮記·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並參雜佛、道的寂靜無為思想。“主靜”一語首由 周敦頤 在其《太極圖說》中提出:“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無極”原來是“靜”的,來證明人的天性本來也是“靜”的,由於後天染上了“欲”,故須通過“無欲”工夫,以求達到“靜”的境界(“無欲故靜”)。以後它一直是理學的主要思想。

邊塵

(1).邊地的塵土。 唐 岑參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詩:“習戰邊塵黑,防秋塞草黃。” 明 馮夢龍 《精忠旗·逆檜南歸》:“雙袖染邊塵,回首關津,受恩深,處假為真。” 清 方文 《偕蔣穆之登金山懷龍友先生》詩:“邊塵一起飛黃葉,岸柳重攀變緑枝。”

(2).代稱邊境戰事。《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新城 太守 孟達 反,詔驃騎將軍 司馬宣王 討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今者海內清定,萬里一統,三垂無邊塵之警,中夏無狗吠之虞。” 唐 戴叔倫 《送耿十三湋復往遼海》詩:“野迥邊塵息,烽消戍壘空。”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從容殲小丑,談笑靜邊塵。”

岑參名句,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名句

詩詞推薦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