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劉長卿的《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台尋智者禪師隱居》
全文: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
滿腹萬餘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髮空蒼然。
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本家關西族,別業嵩陽田。
雲臥能獨往,山棲幸周旋。
垂竿不在魚,賣藥不為錢。
藜杖閒倚壁,松花常醉眠。
頃辭青溪隱,來訪赤縣仙。
南畝自甘賤,中朝唯愛賢。
仍空世諦法,遠結天台緣。
魏闕從此去,滄洲知所便。
主人瓊枝秀,寵別瑤華篇。
落日掃塵榻,春風吹客船。
此行頗自適,物外誰能牽。
弄棹白蘋里,掛帆飛鳥邊。
落潮見孤嶼,徹底觀澄漣。
雁過湖上月,猿聲峰際天。
群峰趨海嶠,千里黛相連。
遙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圓。
昔聞智公隱,此地常安禪。
千載已如夢,一燈今尚傳。
雲龕閉遺影,石窟無人煙。
古寺暗喬木,春崖鳴細泉。
流塵既寂寞,緬想增嬋娟。
山鳥怨庭樹,門人思步蓮。
夷猶懷永路,悵望臨清川。
漁人來夢裡,沙鷗飛眼前。
獨游豈易愜,群動多相纏。
羨爾五湖夜,往來閒扣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疏曠
亦作“疎曠”。亦作“踈曠”。1.豪放;豁達。 唐 岑參 《郡齋閒坐》詩:“平生好疏曠,何事就羈束!”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詞:“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疎曠。”《宋史·徐禧傳》:“ 禧 疎曠有膽略,好談兵。”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引 清 慶桂 詩:“我性本疎曠,山水思靜便。”
(2).遠離;遠隔。 唐 劉長卿 《九日岳陽待黃遂張渙》詩:“ 季鷹 久疏曠, 叔度 早疇昔。” 明 沉采 《千金記·楚歌》:“嘆人生在天地間,七尺軀從那裡長?何故把爹娘疎曠?怎不把父母思量?”
(3).孤單寂寞。 唐 劉長卿 《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徵君》詩:“白首無子孫,一生自疏曠。”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一折:“好天良夜成疎曠,臨風對月空惆悵。”
(4).空闊,廣大;寬宏。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謁禹廟醮詞》:“願迴疏曠之慈,俯鑒虔祈之懇。”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三:“ 醴泉 尉 崔汾 仲兄居 長安 崇賢里 ,夏夜乘涼於庭際踈曠,月色方午,風過覺有異香。”
形骸
形體(多指人的)
棄捐
(1).拋棄;廢置。《戰國策·秦策五》:“子曰:‘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淮南子·覽冥訓》:“棄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 唐 胡適 《行路難》詩之一:“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所謂聖明之主者,亦非遠於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黃屋,而棄捐所有以利漢人邪?”
(2).特指士人不遇於時或婦女被丈夫遺棄。 漢 劉向 《<戰國策>序》:“當此之時……重約結誓,以守其國,故 孟子 、 孫卿 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游説權謀之徒,見貴於俗。” 唐 張籍 《離婦》詩:“十載來夫家,閨門無瑕疵……念君終棄捐,誰能強在茲。”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七:“ 魯侯 祈政術, 尼父 從棄捐。 漢 主思英才, 賈生 被排遷。” 宋 陳師道 《賀許州梁資政書》:“某向以不虞之名,誤被非常之舉,間緣罪戾,自取棄捐。” 明 何景明 《東門賦》:“念我與君,少小結髮,何言中路,棄捐決別。”《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命之不辰,風塵困瘁,再得脫離,又遭棄捐。”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京華浪跡非長計,賣藥求名總遊戲。習俗誰容我棄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3).人死的婉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唐 李翱 《右僕射楊公墓誌》:“公生六年,太保棄捐;未及成童, 虢國 又終。”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給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棄捐,一念及茲,肝膽為之拆裂。” 清 趙翼 《哭劉瀛坡總戎》詩:“如此相知忍棄捐,身騎箕尾竟登仙。”
劉長卿名句,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台尋智者禪師隱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