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勝軒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引勝軒原文

且未筍輿尋勝去,先憑冰牖引佳來。

取之不盡非勞也,會以忘言亦迥哉。

恰值春風方駘蕩,問延秋月幾徘徊。

宵衣旰食吾恆慣,峰態泉聲此偶陪。

詩詞問答

問:引勝軒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引勝軒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引勝軒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九

參考注釋

筍輿

竹輿。 宋 王安石 《台城寺側獨行》詩:“獨往獨來山下路,筍輿看得緑陰成。” 宋 陸游 《大醉歸南禪弄影月下有作》詩:“天風吹筍輿,快若凌空游。” 清 趙翼 《山行雜詩》:“我老不能行,筍輿代步履。”

尋勝

游賞名勝。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張逢》:“策杖尋勝,不覺極遠。” 清 陳維崧 《月華清·為蔣元膚催妝》詞:“怪何處北 阮 疏狂,約來朝 西山 尋勝。” 茅盾 《虹》:“春三月間遊客帶了酒肴來‘尋勝’,這裡便是臨時的雅座。”

不盡

(1)

 

不完全

不盡合理

(2)

 

沒有盡頭;不完

感恩不盡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駘蕩

(1) 放蕩

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莊子·天下》

(2) 使人舒暢的(多用來形容春天的景物)

安翔駘蕩,以容闡緩。——馬融《長笛賦》

春風駘蕩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對月》詩:“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 清 陸圻 《與歌者陳郎》詩:“玉管謾吹秋月白,紅牙曾對綺筵新。”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秋月的深夜,沒有蟲聲攪破寂寞,便悲哀也難和我親近。”

(2).秋季。《魏書·長孫嵩傳》:“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 裕 首可不戰而懸。”《南齊書·州郡志上》:“土甚平曠,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觀濤,與 京口 對岸, 江 之壯闊處也。”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宵衣旰食

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形容工作繁忙而勤勉

宵衣旰食,憂六宮之未安;寒心銷志,懼一物之失所。——唐· 李世民《命皇太子監國詔》

詩詞推薦

引勝軒原文_引勝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