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河東總河蘭第錫河南巡撫畢沅奏報睢州堤工漫開奪溜詩以志事》
全文:
曲樓築屢變,熟計向南移。
兩岸修防慎,三年順軌綏。
誰知伏汛涌,忽遇漫流瀰。
初謂合龍易,不期大溜披。
重臣因勘遣,蕆事佇謀施。
無歲無河患,懷慚祇自怩。
參考注釋
伏汛
指伏中河水暴漲。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清明後二十日曰桃汛;春杪曰菜花水;伏汛以入伏始。”《老殘遊記》第三回:“河面窄,容不下,只是伏汛幾十天。”原註:“指 黃河 在夏季水流涌漲。伏是‘三伏’的‘伏’。”
漫流
(1).水勢很大的河流。 唐 於鵠 《寄續尊師》詩:“春木帶枯葉,新蒲生漫流。”
(2).隨意流淌;到處流。 明 高啟 《贈錢文則琴呈良夫》詩:“漫流入滄海,悠然去無回。”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六章:“汗水雖然還是一直在他的臉頰和脖子周圍漫流,他如今並不來揩拭他們。”
乾隆名句,河東總河蘭第錫河南巡撫畢沅奏報睢州堤工漫開奪溜詩以志事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誰知伏汛涌,忽遇漫流瀰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