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多躁進,那解明得喪

余靖過大孤山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余靖的《過大孤山》

全文:
有形天地分,設險山河壯。
孤山鎮南服,峨峨楚之望。
中立亡所倚,屹然怪其狀。
石嵾入春空,翠柱搘秋浪。
片時起雪痕,萬頃排霜杖。
噫氣專呼吸,橫流以溟漲。
行人多躁進,那解明得喪
不顧風濤險,半就江魚葬。
掛席經其旁,往往乞靈貺。
遂因孤獨名,塑立輕盈像。
綽約姑射姿,夢魂巫峽想。
如何方面祠,終古承其妄。
五嶽視三公,降殺不過兩。
不然為子男,何以通祀享。
四氣均分風,條融各有掌。
避其狂怒勢,亦可利攸往。
亭育天地心,憑險恣蕩漾。
正直鬼神德,非名奚獨饗。
不使悔吝侵,庶幾忠信仗。
在人不在神,勿為虛稽顙。

余靖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余靖行人多躁進,那解明得喪書法作品欣賞
行人多躁進,那解明得喪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三國演義》

行人駐足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躁進

(1).冒進;輕率前進。 唐 馮贄 《雲仙雜記·二鶻擲卵》:“又翅羽未成,躍出巢穴,往往墮崖而死,其天性俊勇,是亦躁進之類。” 宋 劉迎 《晚到八達嶺下》詩:“徐趨自循轍,躁進應覆軌。” 蔡東藩 《唐史通俗演義》第二五回:“監製各軍,不得躁進。”

(2).熱中於仕進;急於進取。《舊唐書·文宗紀下》:“ 元輿 累上表請自效,並進文章,朝議責其躁進也。” 明 馮夢龍 《精忠旗·奸黨商和》:“試看那躁進的,誰不靠官爵為性命。” 清 尤怡 《雜感》詩之三:“天分固有定,躁進非良謀。”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一些文人之陷羅網,墮深淵,除去少數躁進投機者,大多數都不是因為他們的修身有什麼問題,而是死於客觀的原因,即政治的迫害。”

解明

(1).曉悟聰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劉令言 始入 洛 ,見諸名士而嘆曰:‘ 王夷甫 太解明。’”

(2).解釋;闡明。 明 李贄 《與友人書》:“ 文王 因象以設卦,因卦以立爻,而夫子為之傳,直取本卦爻之象而敷衍之,即所繫之辭而解明之,極易看,亦極難看。” 魯迅 《二心集·<藝術論>譯本序》:“ 蒲力汗諾夫 在這裡,卻將這作為重要的藝術生產的問題,解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以及階級間的矛盾。”

得喪

(1).猶得失。指名利的得到與失去。《莊子·田子方》:“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韓詩外傳》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士不言通財貨,不賈於道。” 宋 梅堯臣 《村墅閒居》詩:“古來得喪何須問,世上榮枯只等閒。” 清 劉大櫆 《難言三》:“人之有窮通得喪,天也。”參見“ 得失 ”。

(2).偏指失。指喪失名利。 宋 蘇舜欽 《答馬永書》:“謂予不以得喪累其所守,不為怨憤不懌之詞。”參見“ 得失 ”。

余靖名句,過大孤山名句

詩詞推薦

行人多躁進,那解明得喪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