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謨蓍龜舊,鼎味桃李新

李石送范至能制置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石的《送范至能制置》

全文:
孔子不到秦,右軍念西岷。
劍關鐵嶺江,與世隔紅塵。
天變惜秘境,我豈世間人。
天上紫微郎,筆端演絲綸。
跨象桂林郡,騎鯨芙蓉津。
五嶺與三峽,緣雲躡星辰。
憶公玉帳初,草木生華春。
豢龍赤城家,長生定前身。
扁舟載西子,五湖浮海濱。
莫作去來想,雪山輕重均。
況從尺一招,甘泉問鬼神。
廟謨蓍龜舊,鼎味桃李新
虞衡備編載,我亦願卜鄰。

李石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廟謨

猶廟謀。《後漢書·光武帝紀贊》:“明明廟謨,赳赳雄斷。”按,謨,《文選》作“謀”。 宋 岳飛 《措置襄漢乞兵狀》:“恭奉聖旨,恢復 襄 漢 ,仰遵廟謨,今已克平五郡。” 清 洪昇 《長生殿·彈詞》:“當日只為誤任邊將,委政權奸,以至廟謨顛倒,四海動搖。”

蓍龜

(1).古人以蓍草與龜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易·繫辭上》:“探頤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史記·龜策列傳》:“王者決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蓍龜,不易之道也。” 唐 崔塗 《友人問卜見招》詩:“何必問蓍龜,行藏自可期。” 梁啓超 《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二:“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萬萬餘之現金以償地主,使得用之以營他業,固於民無所甚損,然此著之不能辦到,無待蓍龜矣。” 宋 蘇軾 《祭歐陽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國有蓍龜,斯文有傳,學者有師。”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五》:“巍巍 文正 ,國之蓍龜,民之父師。” 明 方孝孺 《祭太史公》之八:“惟 太史公 ,間世之英,國之蓍龜,人之典刑。”

(2).喻德高望重的人。

(3).引申為借鑑。《晉書·王鑑傳》:“歷觀古今撥亂之主,雖聖賢,未有高拱閒居,不勞而濟者也。前鑒不遠,可謂蓍龜。”《魏書·李彪傳》:“是以 談 遷 世事而功立, 彪 固 世事而名成,此乃前鑒之軌轍,後鏡之蓍龜也。”

鼎味

(1).鼎中美食。《南齊書·劉休傳》:“帝頗有好尚,尤嗜飲食, 休 多藝能,爰及鼎味,問無不解。” 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蟇》詩:“居然當鼎味,豈不辱釣罩?”

(2).相傳 商 武丁 問 傅說 如何治理國家, 傅 以如何調鼎中之味對。後以“鼎味”指國政。《晉書·裴秀傳》:“孝友著於鄉黨,高聲聞於遠近。誠宜弼佐謨明,助和鼎味,毗贊大府,光昭盛化。”《宋書·隱逸傳·周續之》:“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後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榮鬥豔、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李石名句,送范至能制置名句

詩詞推薦

廟謨蓍龜舊,鼎味桃李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