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讀月石屏詩》
全文:
余觀二人作詩論月石,月在天上,石在山下,安得石上有月跡。
至矣歐陽公,知不可詰不竟述,欲使來者默自釋。
蘇子苦豪邁,何用強引犀角蚌蛤巧擘析。
犀蛤動活有情想,石無情想已非的。
吾謂此石之跡雖似月,不能行天成紀曆。
曾無纖毫光,不若燈照夕。
徒為頑璞一片圓,溫潤又不似圭璧。
乃有桂樹獨扶疏,常娥玉兔了莫覓。
無此等物豈可靈,秖以為屏安足惜。
吾嗟才薄不復詠,略評二詩庶有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毫光
如毫毛一樣四射的光線。 唐 廣宣 《紅樓院應制》詩:“紅樓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 唐 。”《三國演義》第六回:“傍有軍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 堅 ( 孫堅 )喚軍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 清 李漁 《蜃中樓·龍戰》:“霹靂聲中舞袖長,手持寳鑑閃毫光。”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畫一隻眼睛是‘目’,畫一個圓圈,放幾條毫光是‘日’。那自然很明白,便當的。”
不若
即不如
不若與人。——《孟子·梁惠王下》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湯問》
梅堯臣名句,讀月石屏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