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閻朝隱的《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筵字》
全文:
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動,氣色五星連。
簪紱趨皇極,笙歌接御筵。
願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九九
(1).算術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數順序相乘。上古時系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稱“九九乘法”。《管子·輕重戊》:“ 虙戲 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漢書·梅福傳》:“臣聞 齊桓 之時,有以九九見者, 桓公 不逆,欲以致大也。” 楊樹達 窺管:“ 敦煌 木簡載九九術,起九九八十一訖二二而四。 羅振玉 云:《孫子算經》乘法載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訖一一,末言從九九至一一,總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證。以木簡及《孫子算經》證之,九九蓋即乘法。其術始於九九,故稱九九之術。”
(2).八十一,九之自乘數。 漢 揚雄 《太玄·首》:“陳其九九,以為數生。”《文選·張衡<東京賦>》:“屬車九九,乘軒並轂。” 李善 注引《漢雜事》:“諸侯貳車九乘, 秦 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北史·牛弘傳》:“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黃鐘九九之實也。”
(3).由冬至日起,歷八十一日,每九天為“一九”,按次序定名為“一九”、“二九”至“九九”。亦指“九九”中最末一個九天。 唐 薛能 《漢廟祈雨回陽春亭有懷》詩:“九九已從南至盡,芊芊初傍北籬新。”南至即冬至。 清 趙翼 《消寒》詩:“轉眼消寒過九九,春光又到艷陽時。”
(4).指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中宗》:“ 中宗 九月九日幸臨 渭亭 登高…… 薛稷 得歷字韻云:‘願陪九九辰,長奉千千歷。’”
(5).指“陽九”、“陰九”之災。《漢書·揚雄傳下》:“九九大運,與天終始。” 南朝 宋 謝靈運 《順東西門行》:“閔九九,傷牛山,宿心載違徒昔言。” 黃節 註:“《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閔九九謂閔陽九陰九之災也。”
(6). 蒙古 、 滿州 贈獻之禮,以九數為貴,至少為一九,至多為九九。凡獻壽祝年,臣下貢物,多用九九,以取吉祥之義。《清會典·理藩院·貢獻》:“ 鄂爾 多斯 六旗, 烏喇特 三旗共進九九。計羊八十一隻,乳酒八十一瓶;餘二十五旗共進三九,計羊二十七隻,乳酒二十七瓶,由院查收,交與禮部。”
(7).泛指極多數。《平山冷燕》第六回:“曲徑逶迤,三三不已;穿廊曲折,九九還多。”
(8).一種槍的俗名。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一:“那時候,她正在娘家,槍是親眼看見過,兩棵嶄新的九九大蓋。”
神仙
(1) 神話中指能力非凡、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梅花嶺記》
(2) 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高坐
(1).亦作“ 高座 ”。講席。講席高於聽講者的座位,故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向高坐者,故是凶物。” 劉孝標 注引《高逸沙門傳》:“ 王濛 恆尋遁,遇 祗洹寺 中講,正在高坐上,每舉麈尾,常領數百言,而情理俱暢。”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製二高座,賜 新安國寺 。一為講座,一為唱經座,各高二丈。” 清 吳偉業 《贈蒼雪》詩:“師於高座上,瓣香祝君父。”
(2).借指精通佛理的高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帛屍黎蜜多羅》:“西域人,時人呼為高座。”
(3).坐於上座。《三國演義》第五一回:“ 孔明 曰:‘不須主公憂慮,儘著 周瑜 去廝殺,早晚教主公在 南郡 城中高坐。’”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山西喬御史》:“每晨起,具衣冠,升堂高坐,命僕隸呼唱開門。”
半天
(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長一會兒
他半天說不出話來
(3) 空氣中不直接毗連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體或液體的任一地點或區域
閻朝隱名句,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筵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