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須千仞極嵯峨

馬之純三山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馬之純的《三山》

全文:
九華境上曾親歷,五老峰前亦屢過。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須千仞極嵯峨
翠圍宛似屏間畫,綠折全如水上波。
況與滄江苦相近,見來心眼定如何。

馬之純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馬之純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須千仞極嵯峨書法作品欣賞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須千仞極嵯峨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媚好

愛悅。 漢 焦贛 《易林·井之艮》:“南山藺(蘭)茝,使君媚好。” 宋 蘇轍 《早睡》詩:“粗氈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宋 辛棄疾 《清平樂》詞之二:“醉里蠻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美好;嬌美。《楚辭·大招》“宜笑嘕只” 漢 王逸 註:“嘕然而笑,尤媚好也。” 宋 張耒 《夏日雜感》詩:“娟娟簷前月,雖缺自媚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杜翁》:“ 杜 別行,途中遇六七女郎,容色媚好。”《花城》1981年第1期:“這裡距 蘇州城 三公里,村落相望,雞犬相聞,人煙稠密, 吳 音媚好。”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千仞

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莊子·秋水》:“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 晉 司馬彪 《贈山濤》詩:“上凌青雲霓,下臨千仞谷。” 清 方文 《陳臥子子龍》詩:“惠心燭千仞,雄風扇八區。”

嵯峨

形容山勢高峻

故園不可見,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

馬之純名句,三山名句

詩詞推薦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須千仞極嵯峨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