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馬鈺的《玩丹砂 贈王公》
全文:
玄上玄玄且莫尋。
日常除劃我人心。
清閒歡樂作知音。
莫向靈台留一物,自然結正水中金。
恁時雲步上瑤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靈台
(1) 指心;心靈
不可內於靈台。——《莊子·庚桑楚》
(2) 放靈柩或死者遺像、骨灰盒的台
靈台左右排列著花圈
一物
(1).一種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為一物枉其時,明君聖人亦不為一人枉其法。”《史記·周本紀》:“此一物足以釋 西伯 ,況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 清 鄭燮 《同起林上人重訪仁公》詩之三:“莫教輕一物,可待報他生。” 馬南邨 《燕山夜話·共通的門徑》:“沒有無所不知的博學之士,也沒有隻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專門家。”
(2).同類物;同一事。《周禮·夏官·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藥有用根,或用莖葉,雖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達其理,未可妄用。”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雲耶,電耶,雨耶,雪耶,實一物也,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
(3).猶一事。《禮記·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鄭玄 註:“物猶事也。” 南朝 梁武帝 《報侯景書》:“朕為萬乘之主,豈可失信於一物。”
(4).猶言一個標準。《墨子·尚賢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
自然
(1)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物質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擇於自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近於自然。——蔡元培《圖畫》
(2)
(3) 屬於或關於自然界的、存在於或產生於自然界的、非人為的
自然現象
自然之驗。——《史記·貨殖列傳》
(4) 不勉強,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動作很自然
復得返自然。(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不經人力干預而自由發展
聽其自然
(6) 當然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魯迅《朝花夕拾》
結正
定案判決。《三國志·魏志·陳矯傳》:“ 曲周 民父病,以牛禱,縣結正棄市。” 唐 劉禹錫 《賀德音表》:“非同謀者一切不問,未結正者三宥從寬。”《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鰻產禍》:“結正申奏朝廷,勘得 戚青 有請官身,禁城內圖財殺*人,押赴市曹處斬。” 清 梅曾亮 《館陶縣知縣張君墓表》:“ 章邱 俗好訟,又多大府書吏撓令權。君結正二千餘事,私書絶跡。”
中金
白銀。《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白金,銀也。”後稱銀為中金。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頒厥篚之綵繒,錫中金之器皿。”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一:“父以貧為辭,長老者贈以中金百兩。”
馬鈺名句,玩丹砂 贈王公名句
名句推薦
梵剎依松外,仙家在竹間
幸元龍《游越山》
詩詞推薦
花會竹枝詞十二首·其二
方鶴齋〔清代〕鴛鴦不及禿鶬多,野鴨成群檻外過。久坐茶棚看路口,遊人如織不停梭。
